感冒了,可以按摩什么穴位治疗

如下: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1. 迎香穴:在鼻的两端半个手指处  2.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3. 四白穴:眼眶底下一个手指处(有个小窝的就是)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有两个窝就是)  头痛,怕冷,肌肉酸痛  1. 太阳穴:眼角外侧一个手指处(张开嘴的时候有个窝)  2. 印堂穴:眉毛中间  3. 攒竹穴:眉毛的内端(有个小窝)  4. 百会穴:头顶中央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6. 太冲穴:脚背 第一拇脚指和第二脚趾之间.  发烧,发热  1. 大椎穴:低头 颈后最高点的下面  2. 外关穴:前臂外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手指处  3. 曲池穴:胸窝的外侧(肌肉的最高点)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咳嗽,哮喘  1. 檀中穴:两个乳头中间 一分种  2. 天突穴:胸骨上面的窝 (喉咙下有个小窝)  3. 定喘穴:低头 最高点骨的两侧 2分钟  4. 尺泽穴:肘关节窝内  5. 孔最穴:前臂外侧中间 (手平侧 手腕和肘关节中间就是)  6. 内关穴:前臂内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是手指处  7.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8.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穴位按摩治疗感冒高热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7岁,平均38岁;就诊时间最早2h,最迟40h,平均15.5h。均有感冒病史。经一次手法治疗后,均达快速降温的显著效果。  2 按摩方法  2.1 治疗原则 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快速退热。  2.2 穴位及经脉 上星、印堂、鱼腰、太阳、风池、大椎、风门、斜方肌、头夹肌及带脉等。  2.3 手法 揉、点按、推、拔、抖等。  2.4 操作程序 (1)患者取坐位,面向术者。术者用拇指揉按上星穴和印堂穴约半分钟,接用双拇指由印堂横推至左右鱼腰穴3~4次,揉按鱼腰穴,再推向两侧太阳穴揉按约半分钟,然后经耳上推向颈后风池穴。(2)术者转向背后,双手中指或拇指揉按加点按风池穴半分钟后顺推头夹肌3~5次,提拔头夹肌中段3~5次。(3)用双手掌搓揉两侧斜方肌和背部肌肉半分钟,提拔斜方肌中段3~5次,然后用掌根或大鱼际揉大椎和双风门穴至发热感,点按大椎和风门穴。再用双拇指沿脊柱二旁从上到下推至腰部3次,提拔带脉。(4)用双手掌心贴双肩峰部,两用拇指分贴前面(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余四指分贴后面(相当于手少阳三焦经),术者两手同时向下直推至腕部2次。然后术者转向正面,左手握住患者右腕,右手在患者腋窝中部提拔腋窝大筋。要达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方才有效。再换右手进行。再用双手握住患者手指有节律的抖动手臂数下,而手法完毕。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初诊,1993年4月3日患者因感冒出现体温升高,曾用中西药治疗,体温虽有下降,但停药后又升至 40℃,诊断为“感冒高热症”,经上述手法治疗1次,10min内体温即下降至37.5℃,继用中药调理治愈,1周后随访一切正常。  4 体会  通过穴位及经脉按摩刺激,能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疏通经路,调和气血,达到快速退热的显著效果。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会穴,古籍早有“泻大椎退热”的记载,治疗时应逆时针揉按。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为风病治疗之要穴。带脉环身一周,有约束下行经脉的作用。故揉点大椎、风门,提拔斜方肌及带脉对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开窍退热,引邪出表之功效。  此手法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便于推广应用,但手法退热后必须相应药物调理才能巩固疗效。  此手法在我地区俗称“开窍法”中的一种。通常应用于“中暑”者临床出现的头痛、腹痛、恶寒、高热及全身乏力等症。但对其他疾病并发的高热未作试治,尚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治疗感冒的穴位及指压法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大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  首先,深呼吸,在气止时用食指强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经6秒钟后,再慢慢的放手。  以此要领重复做10次到30次。  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到达请别人帮忙),连续做10次。
2017-01-05
mcxzy 阅读 17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5:53: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按摩时,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搓摩50次,直至有酸胀感且感觉向额面部放射。这一操作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症状,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按摩尺泽穴 尺泽穴位于人体肘...

  • 太阳穴位于眼睛上方一寸,旁开两指宽,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和头痛。除了上述穴位,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例如,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高骨处,轻轻按摩可以缓解头痛和发热。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当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咳...

  • 如果感冒是由风热引起的,可以选择按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高骨处。按揉此穴有助于清热解毒,缓解喉咙痛、头痛等症状。此外,还可以适当按摩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此穴有助于清热解表,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除了按揉上述穴位外...

  • 按摩方法是用食指、中指按压,有助于防止感冒及退烧。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大拇指指腹点按,能缓解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除此之外,按摩风池穴和风门穴也能帮助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风门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加速身体恢复,减轻感冒带来...

  • 风池穴位于后脑勺两侧,具体来说是在颈椎两侧的骨突起处。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这些部位,帮助缓解头痛、喉咙痛等症状。按压风池穴时,可以采用拇指或其他手指进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需要强调的是,穴位按摩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缓解感冒症状,但并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如果感冒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