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毒性,广义来说是中药偏性?

不论中药西药,没有病的人吃了都具有一定的毒性。2021-06-05
这句话其实可以这样理解:药物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药物的偏性,比如说热者寒之,就是用寒性的药物,来治疗热性的病症。这里的“毒”,可以理解为偏性。
而针对药物的毒性,虽然有的药物标注有毒,有的标注无毒,有毒药物,在使用时,可以酌情配伍可以抵消毒性的药物。而无毒药物,如果配伍失误,也可以产生毒性。中医中有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之说。相反中又包含了十八反、十九畏。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种药抑制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来消除它的毒性。
相杀:就是一种药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如防风能解砒霜毒、绿豆能减轻巴豆毒性等。
相恶:就是两种药配合应用以后,一种药可以减弱另一种药物的药效。如人参能大补元气,配合莱菔子同用,就会损失或减弱补气的功能等。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配合应用后,可能发生剧烈的副作用。2021-06-0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17: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E 本题考点是“毒”的含义。中医的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损害性。

  • 中药的偏性是指其特有的药效和特性,这种偏性既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也可能导致疾病。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的疗效,同时避免产生不良反应。例如,热性体质的人不宜过多食用温热性质的药物,而寒性体质的人则应避免过多使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此外,...

  • 【答案】: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 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 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 这个话题好大。中药的毒性可以说是副作用,也可以说是他的药性(正所谓毒性及药性),历来大家各有不同的见解。如果你是要写论文查资料,建议去百度上找,或者请教你的导师(这个办法有点扯)。

  • 1. 中药本身具有毒性:中医理论中提到,中药治病利用的就是药物的偏性,即狭义的“毒性”。中医还有“以毒攻毒”的说法,这表明中医并未否认中药的毒性。正是这些毒性化学成分的存在,使得中药能够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国家药典中公布的有剧毒的中药有28种,一些常见的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巴豆、生半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