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血压中草药治疗方法

中成药可用丹参,罗布麻
(1)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2)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3)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4)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5)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7)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8)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9)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10)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11)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12)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
克。2020-04-24
有一种菜叫“药琴”,对降血压效果很好,但是你妈妈的血压很高,建议去医院治疗,中草药和偏方只能暂时控制血压,并不能防治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血管硬化,脑出血),主要还是要靠药物治疗的,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并发心脑肾各器官的病变,你妈妈的血压很高,已经是高血压III级,她其他的症状我不知道,但是很可能是极高危险组了,赶快去医院治疗吧2019-08-1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9:59: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推荐一个中医方剂:取天麻9克、钩藤12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夜交藤9克。将这些药材浸泡后煎煮,每日服用,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引起的不适。该方剂中的天麻、钩藤具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功效;山栀、黄芩能清热燥湿,有助于调节血压;川牛膝、杜仲可补肝肾、强筋骨;...

  • 4. 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中药方剂和食疗等。5. 白矾治疗:使用白矾60克,米泔水一大煲,煮热至白矾溶化后,乘温浸双足,对于体瘦病人使用米泔水更为适宜。6. 涌泉穴敷贴:将桃仁、杏仁、桅子、胡椒和糯米等药材捣烂,加鸡蛋清调成糊状敷贴于足心涌泉穴,每天一次,每次敷一个足...

  • 第三种类型是痰湿阻络型高血压,治疗以平肝、化痰、祛湿、通络为主,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或者茯苓杏仁甘草汤进行加减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天麻、钩藤、半夏、白术、泽泻等。第四种类型是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治疗以益气活血、平肝疏络为主,可选用补阳还五汤或者血府逐瘀汤进行加减治疗。第五种类型是心肾...

  • 用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5. 益母草饮 药方组成:包含益母草、丹参等多种药材。功效:可活血化瘀、利水降压。主治:适用于血瘀阻络型高血压,症状包括头痛、胸闷等。用法:将药材按比例煎煮,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上述中药方子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高血压时,...

  • 桂附地黄汤是另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降低心率、舒张血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据名老中医郑春应教授介绍,一位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在服用桂附地黄汤一个月后,血糖和血压均有所下降,身体感觉明显改善。此外,安神补血液颗粒是中医师赵庆生老先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