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调理胃肠道穴位有哪些?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主要在治疗胃痛和胃胀方面,所以我们通常选的穴位就是梁丘和足三里。在胃体表的中脘、神阙、气海,这些穴位治疗胃胀胃痛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足三里对于胃肠功能有调节的作用,所以经常按摩足三里效果比较好。针刺治疗后主要是我们要在局部,针刺过的地方要进行消毒避免感染。针刺治疗之后的一般是两个小时之内,最好是不要进行沐浴、洗澡,或者是局部的清洗,尽量保持皮肤干燥。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常用的穴位主要就是辩证选穴。比如在临床上肝胃气滞的慢性胃炎患者,针灸可以选择肝经这个穴位,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能发挥出疏肝和胃的作用。如果是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胃炎患者,针灸可以选择胃脘或者中脘、关元穴,治疗效果同样也是非常理想的。2020-10-11
mcxzy 阅读 5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6:11: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天枢穴位于腹部,是调理肠胃的重要穴位,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下脘穴位于腹部中央,有助于缓解腹部胀满感。水沟穴位于人中部位,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太冲穴位于足背部,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有助于调节消化...

  • 胃炎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调治,常用的穴位像以肚脐为中心的附近穴位中脘穴、上脘穴、下脘穴等等,以及通过肢体的其他穴位像足三里穴还有上巨虚、梁丘,后背的相关腧穴像胃俞穴、大肠俞等等。这些穴位都适合通过针刺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胃炎,对于改善胃部的症状像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等都可以很好...

  • 中脘穴是位于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别名有上纪穴、胃脘穴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2. 穴位位置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3. 穴位解剖 中脘穴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

  • 2. 针灸或推拿治疗 通过针灸或推拿治疗,可以刺激胃肠道神经,增强胃肠道的蠕动,避免食物堆积。常用的穴位包括胃脘、大包、太白、阴陵泉等。3. 服用益生菌 选用益生菌可以平衡肠道菌群,促进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和排泄,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4. 改变饮食结构 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应减少肥甘厚味和辛辣...

  • 1. 足三里穴与脾胃的关系:足三里穴是脾胃的保健穴位。中医理论认为,足三里穴与脾胃经络相连,刺激该穴位能够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增强脾胃的功能。2. 足三里穴的按摩效果:按摩足三里穴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改善消化能力。对于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脾胃不适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