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茯苓饮合方加减法

《外台秘要》茯苓饮:人参3两、白术3两、茯苓3两、枳实2两、橘皮2两5、生姜4两。

本方载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条文论述了《外台》茯苓饮证的病机、临床特征及其方的功效。冯世伦教授认为,“心胸”是指胃;“气满”是指胸满、心下痞或腹胀;“不能食”有两层含义,即食欲不振,或畏惧进食诱发或加重呕吐、气满而不敢进食或多进食。依据条文分析:胃虚停饮为本证病机;呕吐、气满、不能食为本证特征;健胃利饮为本方功效。

然而,条文对其方证的表述并不完整,应加以充实和完善。从药物组成而言,本方涵盖枳术汤、橘枳姜汤与橘皮汤,则该三方的方证特征亦归本证所有。《金匮要略水气病》第30条:“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2条:“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因此,本证尚见心下坚满、胸闷、短气、干呕、呃逆、手足厥冷等临床表现。

从病机角度来讲,本证除胃虚停饮外,还存在气郁、气逆及饮逆的病理因素。由病机又可引申、扩展出本证的部分特征。

胃虚:可见进食后胃脘不适、神疲乏力等症状。胃中停饮,体检及辅检可见胃振水音、胃镜下胃内水液潴留等。水饮上犯、下注,则见头晕、头痛、晕车、清涕、心悸、水肿、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白带清稀量多等。气逆、饮逆,可见恶心、嗳气、反酸等。

从药物作用分析:方中茯苓、白术温中健胃、利水祛饮;人参健胃除痞;枳实行气除满并止痛;陈皮理气,又同生姜一起降逆化饮。诸药相配,全方共奏健胃利饮、行气降逆之功。

临床运用:

❶注重六经、方证辨证

在继承胡希恕先生“《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病位归类方证”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冯世伦教授率先采用六经分类方证,其价值在于为经方应用开辟了一条严谨而又快捷的道路,即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思路。临床运用本方,首先是辨别太阴病。判断太阴病的依据主要有两条,即《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下结硬。”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然后,对脉症信息进行气血津液、水湿痰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获知胃虚停饮的主要病机,结合“腹胀、心下痞、纳差、小便不利”的主症,辨属本证,则可予本方治疗。

❷不囿仲景原方

临床运用经方,并非一定要固守仲景原方,但若调整,则须遵循严格的法则,不可随意而为。为了增强祛湿利饮、理气降逆之功,冯教授适当调整了原方药味与药量配比。以苍术、党参易方中白术、人参,重用陈皮,减少生姜,增入清半夏。湿饮者,多予茯苓、苍术;反之则少用。生姜减量,减轻了汤药的辛辣之味,改善了口感。又因与半夏同用,有小半夏汤之意,故而降逆止呕功效依旧如故。

❸重视合方应用

本方固然药简效宏,但临床中只有部分病人的病情仅仅呈现为本证,更多的是本证与他证的兼夹或复合,为使药物契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此,根据方证对应,药证对应的原则,合方或适当增损药味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合方加减法:

1、兼便秘,倍生白术生津通便。

2、脘腹剧痛,加延胡索,或失笑散活血理气止痛。

3、反酸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制酸以治其标。

4、水饮化热者,加生薏仁清热利饮。

5、久病血虚或经行者,加当归养血。

6、外邪里饮,合五苓散;

7、里虚寒饮上逆,合吴茱萸汤;

8、血虚水盛,合当归芍药散;

9、阳虚水停,合真武汤;

10、里虚寒偏重,合理中汤;

11、外邪里热轻证,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2、胸痹,痰阻气逆,合枳实薤白桂枝汤;

13、兼太阳中风,合桂枝汤;

14、兼少阳病,合小柴胡汤;

15、阳明里热,合黄连阿胶汤。

16、咳嗽吐泡沫痰,加细辛、五味子;兼气喘。加杏仁、厚朴。

17、眩晕,加泽泻。若眩晕,呕吐涎沫,甚至头痛者,加吴茱萸。

18、口腔溃疡,合甘草泻心汤。

19、大便色黑者,加大黄炭。

20、下腹胀满者,去枳实,减人参用量,加厚朴、甘草。

21、鼻炎,表阴证者,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22、脱肛、或子宫下垂、胃下垂者,合黄芪建中汤或补中益气汤。2022-07-03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4-11-16 14:28: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以水6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89里进之。

  • 泡着喝:茯苓粉是不溶于水的,不管怎么泡都是泡不开的,所以一般都是用来煮粥,不然就是煮一下,再放蜂蜜。茯苓用于排尿和水肿,茯苓具有散水、散湿的作用,其药用性质是平和,散水,不伤元气,是散水散湿的关键药物。不论是寒湿倾向、湿热倾向,还是脾虚湿积均可同时应用。寒湿...

  • 1、首先,茯苓可与山药一起用水浸泡,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心悸等疾病。2、将茯苓200克和山药150克磨成粉末,每次57克,用开水冲泡。其次,茯苓可以和蜂蜜一起浸泡在水中饮用,能有效抗菌消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