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的中药有哪些?

上火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疾病,很多人因为生活节奏过快,导致上火成为了一个家常便饭的事情。但其实上火对我们的身体是十分不利的,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上火对身体都有哪些危害吧!

上火其实还被分为实火和虚火,分别有这些症状:
一、实火的症状:
一般出现实火的话,常常伴有面红目赤、口干舌燥、咽喉发肿疼痛、牙龈出血、身体燥热、尿少便秘、舌头发红然后舌苔却发黄的症状。
二、虚火的症状:
虚火又被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这两种类型。虚火大部分都是因为劳累、内伤所导致的。阴虚火旺会出现身体消瘦、口燥咽干、舌头发红无苔、脉象细弱、潮热盗汗这些现象,而气虚火旺则会出现全身低热、怕冷怕风、身体感到疲累无力、呼吸较短、脉象虽然清楚但是无力等症状。

上火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繁忙导致上火也成为了家常便饭。但是上火对身体健康就真的没有影响吗?经常上火对身体到底会出现什么危害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其实经常上火的话很容易伤肝,还容易导致失眠,口臭这些问题。时间久了还会影响我们的食欲,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尤其是因为上火导致的咽喉疼痛难忍,吃东西的话也会难以下咽,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对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等事务都会造成一定的不便。
那么有哪些中药比较容易泻火呢?
1、麦冬
麦冬是属于比较偏寒性的中药,能够达到益胃生津、养阴润肺、静心安神的效果。所以如果上火的话不妨使用麦冬泡水喝,会起到一定的败火祛热的效果。但是麦冬本身就属于比较微寒的中药,因此使用它进行食疗养生的话,要注意如果因为脾虚引起的腹泻以及气虚的人群是不可以过量食用的。
2、天花粉
天花粉也是一味泻火的中药,其能入肺、胃经、既能清肺胃之热,又能起到生津液、润肺燥的效果。在用法上可煎汤内服,也可入丸散。不过要注意的是,天花粉性寒,所以脾胃虚寒、孕妇要慎用,此外,天花粉还不能与乌头、附子一起使用。

3、芦根

芦根也是具有清热泻火、安神、利尿的作用的。有些上火的人群经常会感到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将芦根、麦冬在一起使用的话,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败火效果,长期坚持使用的话对失眠等症状也是非常不错的。
关于上火的一些相关知识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对于上火有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呢?毕竟上火对身体还是不好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规律。
2021-12-15
临床常用的金银花、连翘、黄芩、紫花地丁、蒲公英等等,都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半常绿藤本;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9.5)厘米。

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2021-12-15
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有很多,比如蒲公英、金银花、穿心莲等。需要注意的是,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是属于寒性药物,长期服伤胃、伤正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

1.蒲公英。蒲公英当中含有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等物质,而这些物质有利于清热解毒的。服用蒲公英后可以利尿、退黄疸、利胆。利尿有利于清热解毒,是因为排尿次数多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除。需要注意的是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是不适合服用蒲公英的。

2.金银花。金银花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都是药理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所以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3.穿心莲。穿心莲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因为穿心莲中含有穿心莲内酯,这种成分具有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所引起的体温升高的作用。2021-12-15
清热的中药有哪些?
中药的清热解毒药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红藤、白头翁、鸦胆子、白鲜皮、土茯苓、漏芦、山慈菇、马勃、山豆根、射干、橄榄、仙人掌、白花蛇舌草、半支莲、虎耳草、马尾连、穿心莲、铁觅菜、酸浆、白蔹。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杞子、竹叶、芦根、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夜明砂、熊胆、天花粉、茶。

清热凉血药有:犀角、牛黄、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地骨皮、白薇、银柴胡、丝瓜络。

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胡黄连、秦皮。2021-12-15
清热类的中药
石膏

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泻火,消降胃火,收敛生肌。用于气分实热,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清肺胃实热及头痛、牙痛、疮疡、烫伤。用量:30~60g。
知母
苦、寒,入肺、胃、肾经。清肺、胃实热,泻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上清肺热,中泻胃火,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生津止渴作用。用量:3~10g。
栀子
苦、寒,入心、肝、肺、胃经。清热除烦,利湿退黄,凉血止血。用于湿热、黄疸,热病心烦及血热妄行,吐血、下血、尿血等症。用量:6~10g。
淡竹叶
甘、淡、寒,入心、小肠经。清热除烦,渗湿利尿。
用于热痰心烦,利尿通淋,小便短赤。用量:10~15g。
莲子
心苦、寒,入心经。清心除烦。用于心烦谵妄,有清心泻火之功,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等。用量:1~3g。
芦根
甘、寒,入肺、胃经。清宣肺热,清胃生津。用于肺热咳嗽,咳嗽痰稠及烦躁呕逆,清热而不伤胃,生津而不恋邪。
常配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麦冬等同用。用量:9~30g。2021-12-15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4:27: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清热止痛的中药种类繁多,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头痛、牙痛等症状。例如,金银花与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黄连与黄柏则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湿热引起的腹泻、疮疡有显著疗效。紫草和熊胆能够凉血解毒、活血散瘀,适用于热毒血瘀所致的疮疡、皮肤瘙痒等...

  • 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较多,具体药物如下:1、单味中药:金银花、连翘、菊花、板蓝根、蒲公英、黄芪、黄连、黄柏、栀子、石膏、知母等药物具有良好的清热效果;2、中药复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八正散等,也具有一定清热效果。热邪属于中医的外感六淫病邪之一,热邪侵袭人体易...

  • 1. 七叶一枝花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七叶一枝花(蚤休)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经。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以及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并用于疮疡肿毒、高热惊风抽搐等疾病。用量用法:15~30g,...

  • 生地,芍药,白茅根,牡丹皮,白菊花等均为常用的清热凉血中药,它们泡茶饮用皆可。生地性凉,味甘,归心、肝、肾经,不仅能够凉血止血,还能滋阴生津,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丹皮则具有清热、活血散瘀之效。它能够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导致的发斑、吐衄等症状,对于热病后期热邪潜伏于阴...

  • 紫花地丁与蒲公英作用相似,苦味明显,清热解毒效果强,尤其适合治疗肉腐化脓类疾病。此外,鱼腥草、败酱草、芙蓉叶、山慈菇等也有清热解毒之效,药性各有差异,使用时需注意区别。总的来说,清热解毒药大多质地清轻,药用部位多为地上部分全草,能够发散走窜,解热毒于人体的皮肤、经络、血脉。这类药物性...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