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汉族传统医学称为“中医”,其内涵主要指中原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医学理论,把人视为一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内部的各部分互相联系,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方面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称为“阴阳有序”。如果周围自然环境变化,如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或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等,神经刺激过分,以及饮食饥饱、叫呼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都会导致人体内部失去平衡,还常常影响血、气循环运动受到阻滞,叫做“阴阳失调”,就会引发疾病。
中医先生看病,通过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等方法诊断脉象、体征和症状,找出不平衡的症结所在。然后辨证施治,以药物之五行相生相克之性,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辅以针(刺穴位)灸(火灼)等通畅经络气血之术,祛邪扶正,使机体内重新平衡,则疾病痊愈。
中药来源非常广泛,自然界的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虫、鳞、介、离、兽等,皆可分属性入药。药材用蒸、煮、炒、焙、炙、炮、煅、(水)浸、酒浸、醋浸、飞等方法炮制。一般用水煎服,或泡酒服,也有制成丸、散、丹嚼服、吞服、含服的。最早的中药多为植物,古人称为本草。植物药中包括植物的茎、叶、花、种仁、果实、根。动物药的种类也很多,如鹿茸、龟板、蜈蚣等。
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100多万字,收药1892种,药方20000多个,还带有1160幅插图。
唐代初期,孙思邈著《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对药物研究有特殊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药王”。2019-07-31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27: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外邪侵袭或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中药的作用在于调和人体的阴阳,纠正脏腑功能的失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病因,增强体质,调整内脏功能,以纠正阴阳失衡,使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药物的作用机制:中药...

  • 1. 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首先在于识别和调整患者体内的基本病因病机,即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这三种情况。2. 这三者——虚、瘀、毒——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促进癌症的发展和扩散。3. 中医采取的治疗策略包括扶正补虚、疏通化瘀、祛毒排毒,旨在全面调整患者的生理机能。4. 治疗过程中,中...

  • 1. 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祛邪固本,强身健体,调和器官功能,纠正阴阳失衡,以达到身体的和谐状态。2. 药物的作用在于,每种药物都具有特定的属性和功能,这被称为药物的偏性。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矫正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病态。3. 中医药的治疗原则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功效。中药有清热解毒、活...

  • 中药治病原理一般情况下是采取调节脏腑的机能和疏通经络的作用机制,能够纠正人体的阴阳,促进身体平衡,达到治疗基本效果。中药一般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中草药进行配伍,通过熬煮的方式来达到治病的效果,中药治病通常是以调理为主,通过中药治病可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协助人体脏腑的各项机能的恢复,可以根据...

  •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性,发挥上述基本作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