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常用中成药功效一览表,建议收藏备用,从此疾病上门也不怕

1. 暑湿感冒——中医喜欢用——香苏正味丸。

具有解表化湿,和中消食之功效。主治小儿暑湿感冒,症见头痛发热、停食停乳、腹痛胀满、呕吐泄泻、小便不利。

2. 积食——中医喜欢用——隔山消积颗粒。

消积行气。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食积内停,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腐吞酸。

3. 肾虚肾亏——中医喜欢用——巴桑母酥油丸。

【成份】毛诃子、余甘子、黄精、天冬、蒺藜等。

【功能主治】壮阳益肾,养心安神,强筋骨。用于心悸失眠,脾胃不和,老年虚弱,经络不利,阳痿,早泄。

【用法用量】一次1丸,冬春季每晚服用1丸。

4. 视力模糊——中医喜欢用——特灵眼药。

明目消炎,可以治疗眼睛红肿刺痛或者轻度沙眼等疾病 。

5. 跌打骨伤——中医喜欢用——豹骨木瓜酒。

具有祛风定痛、除湿散寒的功效,用于筋脉拘挛、四肢麻木、骨节疼痛、历节风痛 。

6. 痛经——中医喜欢用——止痛化症片。

活血调经、化症止痛,用于痛经闭经、赤白带下及慢性盆腔炎等 。

7. 风湿骨病——中医喜欢用——骨刺消痛胶囊。

【成份】 制川乌、制草乌、秦艽、白芷、甘草、粉萆薢、穿山龙等 。

【功能主治】 驱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2-3次 。

8. 糖尿病——中医喜欢用——糖维胶囊。

【成份】 黄芪、西洋参、黄精、天花粉、葛根、黄连、丹参、格列本脲 。

【功能主治】 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用于气阴两虚夹瘀所致消渴,症见倦怠乏力,自汗,口渴喜饮,心烦,溲赤,舌暗或有瘀斑,舌干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

【用法用量】 餐前30分钟口服,轻型一次3粒,中、重型一次5粒,一日3次。

9. 更年期——中医喜欢用——嫦娥加丽丸。

补肾益气,养血活血,调经赞育。用于肾阳虚损,更年期综合症,月经紊乱, 痛经,功能性不孕症, 减退等症。

10. 肝郁脾虚——中医喜欢用——肝脾康胶囊。

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芪、青皮、白芍等。具有舒肝健脾,活血清热的功效。用于肝郁脾虚,余热未清证。症见:胁肋胀痛,胸脘痞闷,食少纳呆,神疲乏力。

11. 中风——中医喜欢用——珍龙醒脑胶囊。

【成份】珍珠、紫檀香、西红花、诃子、塞北紫堇、冬葵果等 。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通络,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

【用法用量】一次2粒,一日1-2次。

12. 冠心病——中医喜欢用——九味沉香胶囊

【成份】沉香、肉豆蔻、广枣、当归、川木香、黄氏、西洋参、诃子、木棉花 。

【功能主治】益气行滞,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偏瘫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脂、脑供血不足等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13.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喜欢用——景天清肺胶囊

【成份】红景天、石灰华、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肺,祛痰止咳。用于痰热阻肺所致咳嗽痰多,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以上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

14. 胆病用药——中医喜欢用——排石利胆胶囊。

主要成分有结石草、鹅不食草、延胡索、黄芪等,功效为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炎。

15. 尿路感染——中医喜欢用——净石灵胶囊。

【成份】广金钱草、黄芪、茯苓、扁蓄、海金沙、淫羊藿、夏枯草等 。

【功能主治】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16. 腮腺炎——中医喜欢用——复方南板蓝根片。

【成份】南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用于腮腺炎、咽炎、乳腺炎、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2022-06-27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50: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6、经常抽筋,手脚麻木——“不贵实惠”——天麻丸 「功效」袪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 「主治」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 关注@番茄 健康 学习更多中医、中药小常识 #每日 养生 小常识# #用药小科普 ...

  • 1. 润燥止痒胶囊:方药包括何首乌、制何首乌、生地黄、桑叶、苦参、红活麻,功效为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主治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痤疮、便秘。2. 皮肤病血毒丸:包含多种药材,功效为清血解毒,消肿止痒,主治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皮肤问题。3. 当归苦参胶囊:含有当归、苦参,功效为...

  • 1.解郁安神片。【药品功能】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健忘,更年期症候群,神经官能症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成分】柴胡、郁金、栀子(炒)、胆南星、茯苓、石菖蒲、远志(制)、百合、酸枣仁(炒)、龙齿、浮小麦、甘草(炙)等1...

  • 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3、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

  • 乌鸡白凤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乌骨鸡、熟地、黄芪、益母草、龟板胶、鹿角胶、党参、当归、丹参、茯苓、阿胶、白芍、香附、砂仁、川续断、川芎、黄芩、芡实、白薇、白术、枸杞、甘草共二十二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适用于妇女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肝肾阴虚或气血两虚及月经不调,经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