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越久越好吗?

驱虫类  雷丸是驱虫药,其驱虫的主要成分是雷丸素,当加热至70℃时,雷丸素便会失去活性,因此,用雷丸驱虫时必须冲服,不需要煎煮时间。  消食类  谷芽、麦芽、鸡内金等消食类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分解酶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不耐高温,久煎会使其活性大大降低而影响疗效。所以,这些药物宜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冲服为佳,同样不需要煎煮时间。 其实从上面这几类中药就可以看出,中药不是煎煮的时间越长越好,越煎越浓。某些中药煎煮的时间长,有效成分会挥发或者被高温破坏,药物的疗效就会随之变差  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2017-11-05
阿胶类  在前几期小编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同中药的煎法,其中阿胶、龟板胶等作为胶、糖类是需要烊化处理的。阿胶、龟板胶等大多是高分子物质,若与其他药物共煎,既易粘锅,又易糊,所以这类药最好是先烊化,等完全融化再溶入煎好的药汤中服用。  芳香类  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芳香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一旦被煎煮,药效会大打折扣,故不宜久煎。因此头煎时间为沸腾后15-20分钟即可,二煎以沸腾后10-15分钟即可。  滋补类  一些滋补类药物如三七、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等,均含皂苷、蛋白质、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苷化学结构比较复杂,蛋白质不稳定等因素,煎煮常因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影响疗效。为保存其有效成分,所以应冲服。这些滋补类及质地坚硬类药物,头煎以沸腾后40-6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30-40分钟。 一般来说,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20-30分钟,二煎15-20分钟。  除此之外,煎药过程中,未沸腾之前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缓慢蒸发,有利于成分溶出,并避免溢出,过快熬干。  有时有时还需视药物性质而定,如解表药,清凉药,气薄的药物,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如原味滋补药或有毒药物宜文火久煎,以增强药力或降低毒副作用。
2017-11-05
要视病情、药性的各异,调整汤药的温度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有些中药服用不当易致呕吐,要加以注意,如香薷,热服易致呕吐,当以冷服为好。服发汗药后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盖被。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辛辣与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与疗效。如: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等。2017-11-0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41: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从上述药物的煎煮特性可以看出,中药并不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长时间煎煮会导致有效成分挥发或被高温破坏,从而降低药物疗效。4. 煎煮中药是为了让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和溶解到药液中。当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与中药中的浓度达到平衡时,溶解过程就会停止。继续煎煮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

  • 许多人在熬煮中药时会认为熬药的时间越长,药效就越好,其实不然。中药的熬煮时间有一定的讲究,熬煮时间太短,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被完全熬出,可影响药效,而熬煮时间太长,已熬出的有效成分被挥发,也会影响到药效。那么,中药熬多久效果最佳?中药一般需要分两次煎煮,在煎煮过程中,应先用大火将...

  • 对于补益类药物,如健脾、补肾、滋阴等,建议煎煮时间较长,一般可以煎煮至30分钟甚至更久。而那些用于驱邪、散寒、祛风等非补益类药物,则不宜长时间煎煮,通常在水沸腾后煎煮10-15分钟即可。患者在服用中药时,需要注意饮食禁忌。对于温性药物,应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如绿豆等;而对于凉性药物,则应避免...

  • 相比治感冒的清热类药物,补益类中药可煎稍久点,但也并非越久越好。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金玫解释,煎药关键在于煎煮前的泡药过程。若药物泡透,熬三四十分钟就够。根茎类药物需多泡,草枝类(细的)时间可短些,但最短也要30分钟。判断药物是否煎透、煎好,可观察药渣,看最硬、最难熟透的...

  • 中药越浓越好吗 其实不是的,常见的就是中药在固定的时间段就已经是成型了,药效就会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1、中药煎煮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开释、溶解的进程,当中药饮片中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进程就中止了。再接连不断地煎,不只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持续分出溶解,反而令...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