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针刺方法降温?

针刺退热是中医的传统疗法。针刺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清泄壅滞之气血,达到退热的作用。针刺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很多,退热效果可靠,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 入里化热,里热炽盛所致。因此,针刺治疗发热的原则应以疏泄蕴热为主。
针刺放血是治疗小儿发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常取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如热势高配十宣、耳尖,均用三棱针放血 4 ~ 5 滴, 每日 1 ~ 2 次。也可在耳背静脉处放血,退热效果也很好。针刺放血的作用在于疏通壅滞的气血,疏解肺经的风热,清泄阳明的蕴热。
耳针治疗小儿发热也有较好的效果。一般取神门、肾上腺、耳尖, 采用强刺激手法,不留针。
针刺退热需要注意的是要取得患儿的配合,针刺时速度要快而准确,防止造成其他损伤。

2019-07-03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7:33: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小儿高热引发惊厥时,人们常采取按压人中穴的方法缓解症状。针刺人中穴的方法是找准位置,位于鼻唇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由下向上斜刺,进针深度适中,用捻转或提插手法施加2-3分钟的稍强刺激。若针刺后仍无明显缓解,可尝试同时针刺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直刺并加强刺激。

  • (1)在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地部)得气。(3)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4)再将针提至中层(人部),轻插重提,连续6次(行六阴数)。(5)再将针提至浅层(天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此时,针...

  • 阻力降温方法一般是在头部及血管丰富的地方进行冷敷,如用毛巾蘸取温水、稀释后的酒精等方式进行外敷或者擦拭。5、小儿低烧针刺退烧适应症:小儿低烧,体温在37-38度之间,服用各种退烧药物效果欠佳。选择穴位:四缝穴,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此外,如果是成年人退烧...

  • 1. 物理降温法 传统的物理降温法包括用湿毛巾敷额头,也可以使用退热贴或冰袋。注意,使用湿毛巾时不要用过冷的水,温水比较适合。2. 打退烧针 打退烧针(俗称屁股针)可以快速降温。当体温超过40度时,可以先打一针以迅速降低体温。3. 多喝水 发烧时,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于降温,而且吃药打针...

  • 针对发烧,中医推荐了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首先是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通过按摩大椎穴并推脊柱,可以有效降温。其次是十宣穴,即十指尖的10个穴位,这些穴位在急救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高热时,可以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降温。此外,曲池、合谷、外关...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