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中药的服用方法,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普通一剂中药,可煎煮2~3次,即头煎、二煎、三煎,分服或合并后再分次服用。具体服法有: 1.食远服 即饭后较长时间服药,本法适用于脾胃病或服用泻下作用的药物。 2.空腹服 即晨间未进食前服药,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四肢血脉病和服用驱虫作用的药物。 3.睡前服 即在睡眠前服药,本法适用于心肾病和服用滋阴补肾健骨的药物。 4.饭前服 即在开饭前20分钟服药,本法适用于下焦病症和服用补肾之品。 5.饭后服 即在进食20分钟以后服药,本法适用于上焦胸膈病证。 6.发病前服药 如已掌握疾病发作规律,可在发病前适当时间服药,如疟疾、癫痫等。 7.热服 即乘热服下,本法适用于服用治疗寒症、外感的药物,临床出现的真热假寒证也可采用热服法。 8.温服 即药液不冷不热时服用,一般服药皆用此法。 9.冷服 即将药液放凉后服用,本法适用于热证或临床上出现真寒假热证。 10.顿服 即多量一次服完,本法适用于病情危重者。 11.频服 即多次服用,本法适用于上部病证,如咽喉病,或服药不受者。 12.冲服 即用药液将不易溶于水或不易煎煮药末冲服送下2014-07-14
煎煮的中药是饭后喝还是饭前喝?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第一,在饭前30至60分钟服药,适用于治疗位于下部的疾病,或治疗肠道疾病,因为此时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被吸收。第二,饭后15至30分钟服药,适用于治疗位于上部的病症,以使药性上行,避免对胃黏膜造成损害。第三,两餐之间服药,适用于治疗脾胃疾病,以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第四,早晨...
通常情况下,饭前服用中药可以更好地促进药物吸收。然而,如果饭前服用对胃肠产生刺激,建议在饭后20至30分钟再服用。此外,煎煮中药时应适当浓一些,每次服用量控制在100毫升左右。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同时,也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例如,对于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饭前服用可能会引起不适,这时...
1.病在胸膈以上,如头痛、眩晕、咽痛、眼部疾病等,宜饭后服,药效上行。2.病在胸膈以下,如胃病、肝、肾等疾病,宜饭前用,使药效下行。3.滋补类中药,药多滋腻宜空腹服用。4.驱虫药、攻下药,宜空腹服用。5.峻下逐水药,宜早晨起来后,空腹服用。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都要与...
服用时间上,建议在早饭前半小时和饭后一小时分别服用一份。这样做的原因是,头煎药液浓度较高,而第二次煎煮的药液相对较为稀释,通过混合可以确保一天内药效的平稳与均衡。中药的煎煮次数与服用时间对药效有着重要影响。头煎药液通常具有较高的浓度,能够快速释放药材的有效成分,适合于需要迅速发挥药效的...
病在上焦(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易吸收。所谓空腹服指早饭前1小时或晚饭后1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早晨空腹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 煎的中药是饭后喝好还是饭后喝好 11次阅读
- 患者出现手脚冰冷出汗,麻木,四肢无力,膝盖疼痛的情况中医如何辨证的? 27次阅读
- 学会正骨推拿好找工作吗? 25次阅读
- 阴都的穴位 100次阅读
- 阴都穴的名称释义 90次阅读
- 银针针灸的治病科学原理理论分析阐述 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