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中药熬几次

  很多痛经的朋友都不敢选择西药来治疗,一般都是通过中药进行治疗,因为它的副作用会比较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那些中药究竟可以熬多少次才会失去应有的效果,那么你知道治疗痛经的中药熬几次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吧。
治疗痛经的中药熬几次   先用水泡半个小时,然后第一煎大火煮开,小火三十分钟,倒出药水,再加水第二煎大火煮开,小火二十分钟,到出药水和前一次的混合,平分成两份 。服用调经的中药,可于每次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后停药。一般连服3-5个月经周期,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中药的煎法: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同的药方熬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的。不过一般月经不调的中药熬一个多钟左右。还有一些是第一次先用冷水泡20分钟,大火煮开,小火炖30分钟,下次再用煎过的二次直接炖20-30分钟。适合各型严重痛经的药方的其中一种是其组成:香附。桃仁。元胡。干姜。生蒲黄。赤芍。陈皮各9克,当归。白芍各12克,川芎。肉桂。小茴香。灸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原发性痛经者,月经来潮前每日服1剂,连服3剂,若月经未至,则加服1~2剂,一般需连用3个月经周期,继发性痛经者,月经前后均需服药。痛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1。子宫颈狭窄; 2。子宫发育不良; 3。子宫位置异常; 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5。遗传因素; 6。内分泌医生月经期腹痛于黄体酮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7。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会引起痛经。
中药一天喝几次   一般的中药是1天喝2次,分早晨和晚上。如果是补益类的中药,建议早晚空腹服用,因为补益类的药物直接与胃肠道接触,吸收得更快。如果是解表症的药物,比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阴虚感冒,气虚感冒等,这类解表的药物,建议早晨起来以后,胃中稍微有点食物,再喝这些中药。中药注意煎煮不要过度,这种升散解肌发表的药物,利用升散的作用最强,如果煮得太过,升散的作用就没有。
  如果祛风散寒在喝完中药之后,最好还要来一碗小米粥,可以帮助药进行发汗,但是注意发汗不要太过,这是解表药。如果是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或者是寒凉泄泻这类的药物,可以在饭后服用,一般在饭后半个小时。如果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中药,也是建议在饭后服用。但有一些人不能耐受中药,比如老人、小孩,可以给患者频服。
2022-07-0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02: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经期能喝黄酒吗? 黄酒是温性的,适量的饮用可以舒经活血,对月经量...

  • 一袋药最好就煎两次!!!

  • 1、南瓜红花汤 原料:南瓜蒂l枚,红花5克,红糖32克。制法:将南瓜蒂和红花煎两次,再将糖放入其中,待其溶化,在月经来前两天服用。功效:红花可以活血通经、散疲止痛,常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跌打损伤的治疗。治疗痛经的中药足浴小偏方:1、艾叶生姜方治疗畏寒肢冷 原料:艾叶60克、生姜30克...

  • 【用法用量】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3、柴胡通经汤治痛经 【功能主治】主治痛经。【偏方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元胡15克,小茴香6克,乌药12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下。于经前5天开始...

  • 中医对痛经有独特观点,常见中药方有以下三个,患者可以好好了解一下。1、患者可以采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元胡、沉香等中药治疗,这些中药材加水煎服,每天一次,坚持用药一个月左右就能起到改善痛经作用。用药期间最好多注意休息,尤其月经期前后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这样也可以有效减轻痛经症状。2、...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