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功效

一、脾经: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二、肝经:清肝经: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三、心经:一般不动心经。

四、肺经:

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补肺经:补益肺气

五、肾经:补肾经:补肾益脑,温养下元。

六、大肠:

补大肠: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清大肠:除湿热,导积滞

四横纹、小横纹、掌小横纹

七、四横纹

偏于消化系统。

功用:1.退热除烦 2.散瘀结 3.调中除胀 4.行气和血

主治:

1.用于一切脏腑之热。烦躁。

2.疳积

3.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口唇破裂

4.气血不和。

备注:

口唇破裂与脾有什么关系?

脾其华在唇

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光泽。

脾失健运,气血不荣:口唇淡白、萎黄。

常与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治疗腹胀、口唇肿胀、疳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八、小横纹

偏于呼吸系统。

功用:1.退热除烦 2.散瘀结 3.调中除胀 4咳嗽

主治:

1.用于脾胃之热,烦躁

2.疳积

3.腹胀,消化不良,口唇破裂

4.咳嗽

注意没有腹痛,因为小横纹偏于治疗呼吸系统。

推小横纹配合揉上马常能加强治疗咳喘,百日咳等症的疗效。

九、掌小横纹

功用:1. 清热散结 2.宣肺化痰 3.镇静安神。

主治:

1. 用于心、肺之热,口舌生疮

2. 咳喘、肺炎、百日咳

3. 腹胀、流涎。

流涎[xián]二声

流涎与脾的关系?

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若脾胃不和或脾气虚弱,导致涎多,口涎自出。

三关、六腑、天河水

十、三关:

功用: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气行气。

用于一切虚寒之症。

主治:

阳气不足、四肢厥冷

风寒感冒

气血虚弱

十一、六腑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用于一切实热之症。

主治:脏腑郁热、壮热烦渴

十二、天河水

功用:清热泻火,解表除烦。

主治:感冒发热,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口燥咽干。

夜啼,头痛,咽痛。

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主要用于热症,清热而不伤正气。2022-07-26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49: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腹部,具 置在脐上四寸处,即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属于任脉的一部分。此穴位被认为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通过推拿中脘穴,可以有效改善由脾胃不和引发的多种不适症状,例如消化不良、腹部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以及食欲不振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

  •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操作:两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揉,50~100次。功效:止咳化痰,益气补肺。主治:咳嗽,痰鸣,胸闷,胸痛,发热等。14、拿肩井 位置:大椎与肩锋连线之中点。操作: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功效:解表发汗、通窍行气。次数:拿3-5次,按揉10-30次。

  • 天河水是小儿推拿常用的穴位,它的位置是在上肢前臂的内侧正中线上,清天河水的时候,就是从腕横纹的中点推向肘横纹的中点,一般推100-300下。清天河水可以清热凉血、利尿除烦,这个穴位比较平和,清热而不伤阴,所以是清法的代表穴,可以治疗各种热症,实热、虚热都适宜,同时它还有凉血的作用,可以治疗...

  • —推拿外劳宫穴来缓解症状。这个穴位位于手背,具体来说是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与内劳宫相对应。使用这种方法时,建议揉按外劳宫穴15-20分钟,以达到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的效果。通过这种推拿,可以有效应对各种腹痛、腹胀以及久泻不止的情况,尤其对于脾虚的孩子尤为适用。

  • 总筋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一个穴位,它的主要治疗作用是治疗口舌生疮的,一般小儿推拿是按揉总筋,可以起到清心泄热,清心火,治口舌生疮、四肢抽搐以及惊风这样的情况。其实总筋也就是针灸学上所说的大陵穴,位于手掌的内侧,腕横纹上,两筋当中,总筋穴是平时可以自己按揉的,因为它在手上比较方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