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丸的作用和副作用,服用后会导致很严重后果吗?还有卖的地方吗?

龙胆泻肝丸

[处方来源] 《医方集解》

【处方】龙胆120g 柴胡120g 黄芩60g 栀子(炒)60g 泽泻120g 关木通60g(备注链接: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而据考证,当中可能为川木通或三叶木通) 车前子(盐炒)60g 当归(酒炒)60g 地黄120g 炙甘草60g

【制法】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

  一封读者来信摆在记者的案头。

  “我们是一群患尿毒症做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的病人。患尿毒症的病因是由于服用了北京同仁堂制药集团出品的“泻火、去火”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导致。
  我们服用此药的来源,有的是从北京市级医院门诊开出,有的是从本单位卫生所开出,有的是从国营药店购买。服用时间长的一至两年,短的两、三个月,按医嘱及药品说明服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从此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患者们投诉不断

  记者首先找到了这封信的4位署名者之一张家瑞。

  作家张家瑞的恶梦开始于2002年3月。此前,他因为经常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症状,开始服用有“清火”功能的龙胆泻肝丸。服用后,觉得十分对症;之后,他每逢“上火”,必服用此药,断断续续地服用了约半年。

  病来如山倒。对张家瑞来说,疾病对他的打击近乎山崩地裂。突然间,原本身体健康的他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而且一经查出,很快就到了必须接受肾透析的程度。

  如上的经历还有另一位署名者马文祖。这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患上尿毒症前是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格十分健壮、几乎没吃过什么药的人。1985年起,他因为耳鸣、便秘在单位卫生室开出龙胆泻肝丸间断服用。1999年,马教授参加体检发现肾功能受损。这时,他已经出现夜间尿量比白天多,有口渴、乏力、贫血,逐渐有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无论是张家瑞还是马文祖,都已得到了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的确诊,诊断结果近似:B超时发现双肾缩小,同时有乏力、贫血等症,肾穿刺症理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致病原因指向一个共同的药物——龙胆泻肝丸。

  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主任彭立人介绍说,她经手的病人中,在20多名尿毒症患者中,已有十几人经肾穿刺,被确诊为马兜铃酸肾症,其中的大部分人,有过服用龙胆泻肝丸的或长或短的服药史。

  自1998年10月将 马兜铃酸肾病病人收入病房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陈文大夫表示,已有一百多例此类患者入住,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

  很多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程度,但却对自己致病的原因懵然不知。大夫们因为接手此类病人多,致病原因往往是在反复追问既往服用药物时发现的。

  龙胆泻肝丸是中成药,但许多中医都不知道服用后的副作用。北京崇文中医院的一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因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经过与彭立人主任交谈后,他才恍然大悟。据他回忆,行医的爷爷经常开出龙胆泻肝丸,供自己和家人“上火”时服用。最后,他的爷爷,及同样行医、也有服用龙胆泻肝丸习惯的父亲均死于尿毒症。

  龙胆泻肝丸被经常服用的患者称为“对败火的确有效”。它受到患者欢迎的重要原因,是它名列公费医疗药物目录,即使对自费患者来说,价格也不高。 国内虽有一些厂家同时生产此药,但在同名药物中,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产品因其传统悠久,更受青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许多患者认为,中药相对西药,没有那么大的毒副作用。

  医生呼吁慎用此药

  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这种药中有一味名叫关木通,关木通含马兜铃酸。由彭立人主任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名为“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资料中,明确指出,部分药物可导致进展性肾衰竭或慢性肾衰竭,其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但临床后果十分严重。这种被称为“不声不响的肾损害”,就是带给张家瑞等病人晴空霹雳的原因。彭立人主任形容因马兜铃酸导致肾病患者的病理情况是:“看一眼你永远不会忘,它被称为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像荒芜一片的荒漠。”

  这份资料特地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列出,为了醒目,还将字样放大并变成红色,它们是:关木通、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值得注意的是,资料还提示,长期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不但可以导致慢性肾衰竭,而且还可能致癌,尤其是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癌症,如膀胱癌、肾盂及输尿管癌。

但是有研究表明,龙胆泻肝丸的配方可能有误。当中的木通应为川木通或三叶木通,而不是关木通(参见“木通”词条链接);如果是川木通或三叶木通,则不会有肾毒性。

  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我国近年来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肾脏的生理特点,它成为药物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据了解,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害,医学上最初报道于1964年,因其只是个例,所以未引起医务界的重视。1993年,比利时医学界发现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国外将其称为“中草药肾病”。1998年, 总医院报告了关木通可引发慢性肾损害的病例,引起了医务界的警觉。几位专门从事肾内科研究的大夫说,包括龙胆泻肝丸之类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可以导致肾衰竭,各大医院的肾内科大夫尽人皆知。在肾内科的学术年会上,甚至出现了关于马兜铃酸肾病的专题,提请大家注意诊治。此外,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谌贻璞教授等人,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问题,并不断呼吁健全中药的检验手段,以图更为科学地使用祖国传统医药。

  为了不轻率地给一种或几种药物下结论,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总医院等用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份关木通,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大鼠的药物反应与人相同:大剂量给药,大鼠出现急性肾损害症状;长期小剂量间断给药,导致慢性肾损害。2013-08-29
慎用慎用!
龙胆泻肝丸被经常服用的患者称为“清火良药”。它名列公费医疗药物目录,即使对自费患者来说,价格也不高。但是,由于该药中的关木通成分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会导致肾病,因此,北京多家医院肾内科大夫提请患者慎用。同仁堂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用不含马兜铃酸成分的“木通”代替“关木通”,现在同仁堂已停止生产含有“关木通”成分的龙胆泻肝丸,但目前市场上可能还有一些老配方的龙胆泻肝丸销售。

2003年2月28日国家药品监管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对龙胆泻肝丸监督管理的通知》指出,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在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适应症服用。虽然经过置换的龙胆泻肝丸已经不含马兜铃酸,没有存在肾毒性的副作用,但是出于对消费者安全用药的考虑,新标准的龙胆泻肝丸仍被列为处方药。也就是说,消费者或者从医院买,或者凭医生开具的处方到药店购买。

现在还能买的,不过要凭医生处方购买2013-08-29
关于龙胆泻肝丸导致肾衰一事,第一,考虑可能是制药过程,里面放有苦参,这个是制药的秘密,苦参能导致肾衰。第二,考虑不是中医诊断,就是看了表面症状,很象龙胆泻肝汤症,但是中医,真正切脉,确不是肝胆湿热,就是错误用药。第三,考虑过敏体质,不是能够预防的。

最重要的就是诊断错误,我最多用关木通/100克,多次治疗中医淋症,作用很好。尤其支原体感染,疗效确切。但是脉象--都是弦滑,弦数。如果脉象细迟,纯弱,迟脉没有,你用木通,不出事,才怪呢!!!2013-08-29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9:46: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尽管龙胆泻肝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服用后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出现胃凉感。对于女性而言,还可能因胃凉引起月经不调。此外,龙胆泻肝丸属于寒凉性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尿毒症和肾衰竭。因此,在使用龙胆泻肝丸时,应谨慎考虑其可能的副作用,并在医生...

  • 龙胆泻肝丸的主要功效是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湿热带下、尿赤、肋痛、口苦等症状,它的副作用是建议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这类的中药大部分是通过肝肾代谢,有可能会对脏器造成损害,当脏器有慢性病损害...

  • 首要副作用:肾功能损害 尽管龙胆泻肝丸在按剂量服用时对身体影响有限,但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带来显著副作用,尤其是肾功能的损害。其中,马兜铃酸作为一种刺激性物质,过量摄入会危害肾脏功能,甚至导致尿素症和肾衰竭。因此,在服用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次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龙胆...

  • 龙胆泻肝丸是复方中成药,主要的功效与作用是清肝胆、利湿热。因为木通的来源较复杂,以前可能会用关木通来替代木通入药,从而引起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但目前因为用药标准以及药物组成已修改,关木通不再入药,组成改为川木通,所以目前就没有确切的关于龙胆泻肝丸副作用的报道。因为龙胆泻肝丸中含有龙胆...

  • 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得龙胆泻肝丸在服用后能够发挥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一般来说,按照每天两次,每次3~6克的剂量口服,可以有效改善肝胆湿热、头晕目赤等症状,对身体健康的调理大有裨益。因此,称其为中成药,副作用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龙胆泻肝丸具有上述益处,但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