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方的中药方

方剂1【处方与加减】党参20克,白术10克,炒白芍30克,吴茱萸12克,川朴6克,黄连6克,附子15克,米壳6克,乌药15克,车前草30克,木香10克,椿根白皮10克,枳壳12克,甘草5克。舌质红苔黄腻者,去附子,黄连加至10克;纳差,不思饮食者,去椿根白皮,加焦三仙15克; 肠黏膜充血、水肿兼有溃疡,症状较重者,可用白头翁30克,蒲公英30克,五倍子10克,白芨10克,槐花10克,黄柏15克。【功效与用法】水煎服。并加水200毫升,煎至8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主治慢性结肠炎。症见下腹疼痛,便后痛解,腹泻,便下黏液脓血,里急后重。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党参、白术、炒白芍补气健脾,和血;吴茱萸、附子、米壳、乌药暖中,理气止痛,温肾补阳固摄,并助温化湿邪;枳壳、川朴宽中理气,以通肠腑; 椿根白皮、黄连、车前草清热利湿;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补气,温肾固摄,清热利湿,利气暖中止痛之功效方剂2【处方与加减】一见喜60克,生地榆30克。【功效与用法】浓煎成100 至150毫升,晚上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14天为个疗程。主治慢性结肠炎。症见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纳差(吃饭差)等。一见喜苦寒,清热解毒,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地榆凉血,解毒,止脓血,其煎剂对溃疡性大出血有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二药合用可收敛止血,消炎止泻。

2016-06-02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40: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剂1主要由党参、白术、炒白芍等药材组成,旨在补气健脾和血,同时吴茱萸、附子等成分暖中理气,温肾补阳,米壳、乌药则助于温化湿邪。针对肠黏膜症状重的患者,可增加白头翁、蒲公英等清热利湿药物。煎煮方法为水煎至8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

  • 1.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治法】补中益气止泻。【方名】益气汤。【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今墨方。2...

  • 生地和熟地各15克,山药12克,萸肉、茯苓和泽泻各10克,丹皮6克,党参10克,肉苁蓉12克,槐角同样为12克。这些药材在配方中发挥协同作用。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采用水煎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其药效。此方适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如频繁的腹泻,有时伴随着腹痛,或者是大便干结,交替出现便秘和...

  • 治疗上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采用的中药方剂为:柴胡、白芍、枳实、陈皮、白术、防风各12克,广木香8克(后下),甘草10克。此方剂同样需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服用一次,分三次服用。除了遵循医生的指导使用中药外,日常生活中也应注重饮食调理,建议增加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摄入,以帮助改善肠道功能。

  • 慢性结肠炎偏方(一)〖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方名〗赤石脂汤。〖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