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络学?包括哪些内容?在中医养生学有何作用?

中医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即古代经络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
中医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入的途径,具有反应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经络循行的通路上出项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以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二)指导辩证归经
辩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应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辩证归经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辩证归经。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症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辩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三)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条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择、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性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表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关系,所以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皮肤针叩刺皮部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位中皮内埋针;经络痹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经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进行刺络拔火罐等。
本文转载于中医全说网:

-原文链接:
/zyzj/3424_2.html2020-05-08
人体主要有任督二脉,十二正经等等,这些都是针灸学的基础知识,它们和人体脏腑相互连接,针灸推拿相应的学位可以加强相应脏腑的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2020-05-09
经络学的内容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经络”,中医养生学里用经络的作用其实就是,经脉所过的病都可以用该经脉治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2020-07-06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1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巡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经络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虽然西医解剖学还对此不予置评,但中医疗效非常好,这是看得见的。。)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和奇...

  • 人体经络学是一门专注于探索人体经络系统的学科,它是中医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经络理论涉及经络的分类,包括主要的经脉、次要的络脉以及十二经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经络系统进一步细分为主要的正经和特殊的奇经。正经指的是主要的十二条经络,也称作“十二经脉”,而奇经则包括八条独特的脉络,即“...

  •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

  •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它包括经脉和络脉两个部分。经脉是纵向的干线,络脉则从经脉分出,遍布全身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记载,经脉在身体的肌肉间潜行,深而难见,但足太阴经脉在脚踝上方明显可见。常见于体表的脉络,被称为络脉。经络学主要包含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以下是关于经络的详细解释:1. 经络的组成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两大系统构成。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它们纵贯全身,具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别络、浮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