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温热性药物有哪些

温热性药物,一般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
......,可以驱散风寒、健脾暖胃、益气养血、温补肾阳.....常用于阴证、寒证的治疗。
具体药味很多,如:白参、红参、麻黄
附片、乾姜、肉桂、紫苏、当归、川芎、陈皮、菖蒲
白芥子、细辛、仙茅、等是温热性.2020-01-0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5 20:12: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具体的药物种类有很多,例如中药有当归、川芎、陈皮、菖蒲、细辛都属于温热性药物。例如补肾、补气、益血的药物,如红参、西洋参、麻黄、附片、肉桂也属于温热性药物。另外还有一些食物也属于温热性药物,例如红糖水、大枣水也可以当成温热性药物进行祛风、散寒。

  • 热性药物在中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温里药主要用于温暖体内,缓解寒性疾病,如附子、干姜、肉桂等。这些药物常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还有吴茱萸、小茴香、丁香等,它们具有温热的性质,可用于调理气血不畅、痛经等问题。补阳药是另一类重要的热性药物,它们主要用于增强机体的阳气...

  • 在众多的中药中,一些性大热且味甘辛的药材备受青睐。干姜,一种常用的温热药材,广泛应用于各种温热症的治疗,如寒性腹痛、呕吐等。肉桂,则以其温肾助阳的特性,常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畏寒肢冷等症状。丁香,味辛、性热,其香气浓郁,常用于治疗胃寒引起的呕吐、腹痛。小茴香,味甘辛、性...

  • 温:桂枝、生姜、白芷、防风、辛夷、麻黄;热:附子、肉桂、花椒、干姜、丁香、吴茱萸、胡椒、小茴香、八角;寒:石膏、知母、黄连、苦参、淡竹叶、夏枯草、栀子、决明子;凉: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葛根、蝉蜕

  • 较多中药复方,包括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附子理中丸等,长期服用也可以使寒性体质得到较好的纠正。寒邪属于外感六淫病邪之一,寒邪侵袭人体,可以对人体带来较多不适症状或疾病。针对寒性体质,中医通常会采用温热方法治疗,上述食材或药物都具有较好的温阳作用,对改变寒性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