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为什么西医注重活血,中医注重温阳?

近来天气寒冷,心绞痛的患者接二连三。为什么天气寒冷就容易心绞痛发作?这就与心为火的性质有关。

在西医和很多人的眼中看来,这是中医的随意之说。不客观,怎么没有看到身体里有火?

这就是对中医不够了解。中医有五行学说。五脏各有其性。

肺肝肾心脾分属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五行各有属性。是利用取象类比的方法来高度概括五脏的功能性质。

比如心,为火,是指心为一身气血推动的原动力。维持着生命和活力。有心火则生,无心火则死。是人体阳气的最核心体现。

是火,所以就越旺越好,比如小孩子就为纯阳之体,生长机能旺盛。生长发育很快。心跳也比正常成人快。全身暖暖的,就像个小火炉。心火就充沛。而老人,随着年龄增长,日月消耗,心火也就逐渐不足,就会全身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甚至出现水肿。实际上就是心阳不足,氺湿内停的表现了。

心主血脉,正是心火推动了血脉运行全身,温暖着四肢百骸,维持着全身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

一旦心气不足,心阳不足,血脉运行就会迟缓,就会停滞,就会出现血脉不利,出现胸口疼痛,轻则心绞痛,重则心梗。

心为火,最怕受凉受寒。无论是冬天气候寒冷,还是吃凉的,喝凉的,或者喝冰凉性质的凉茶,冷饮,凉皮,菊花茶,螃蟹,甲鱼,鸭子等等寒凉性质的食物,都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继而损伤心阳。因为心为火,脾胃为土。心火要暖脾土。是母子相生的关系,子脏受损,会累及母脏。这些经常吃寒凉,或者经常滥用一些苦寒清热药的人往往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比如有些人经常便秘,经常用苦寒清热的黄连上清丸、三黄片、肠清茶、决明子等等来通肠导便。但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发现经常出现困乏无力,头昏头晕,面色苍白无华,手脚冰凉,胸闷隐隐作痛,或者心绞痛,甚至向左侧肩背部放射。

这就是损伤心阳,导致血脉不利,气血不通则痛。出现了心绞痛或者心梗。

因此,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非常注重让人防寒保暖,不要感受风寒,不要吃凉饮冷。这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 养生 观念,代代口耳相传,所有的长辈都会给孩子们讲的家常话了。但其中自有深意,实际上就是保护了人体的阳气,尤其是防止了心阳的受损。防止心绞痛心梗的发作。

现代西医,治疗心绞痛心梗都是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因为在他们看来,淤血才是导致这些的病因,因此扩张血管,祛除淤血合情合理,而且疗效迅速确切。

是很快,但是什么导致了淤血呢?为什么小孩子不会出现这种病症,而大多出现在中老年人。

在中医认为,这淤血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原因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劳心伤神耗伤心气,劳伤心血,或者感冒风寒,或者吃凉。自身心阳不足,再加上阴寒阻滞,不能推动血脉运行,所以才导致了血瘀的停滞。也正因如此。中医认为阳微阴弦才是胸痹(心绞痛,心梗)的病因。这里的阳微就是指的阳气不足,阴弦本来指的是弦脉,是指体内阴寒过盛的时候出现的一种脉象。代指阴寒过盛是导致本病的核心原因。

所以在治疗上,温阳散寒才是中医治疗心绞痛心梗的大法。

很显然,西医的治疗思路是把结果当原因,而中医的治疗思路是追根溯源,直求根本,这也就是很多人说中医是治本的原因。其中也包含了经过中医治疗后,不容易复发的根源。

保护心火,就要冬天防寒保暖不要受凉受寒,夏天更是要不要贪凉经常冲凉,不能席地而卧。因为夏天容易汗出,体内阳气更显不足,更容易受凉。不要吃凉,包括螃蟹甲鱼鸭子冷饮凉皮菊花茶。

也不要劳心用脑过度,经常熬夜。这会耗伤心气,损伤心阳。

也不要饮食不洁,出现严重的吐泻,也会损伤脾胃阳气,进而伤及心阳。

也要注意节欲宝精,不能纵欲过度或者流产过多,损伤肝肾精血,伤及肾阳,继而导致心阳受损。

我经常看到很多年轻人出现心梗心绞痛,经常性发作,都是有纵欲过度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补肾以补心。否则直接扩血管,活血,也是收效甚微。2022-07-16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6:48: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您好:这种情况考虑属于变异性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是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主要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主要检查有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和血管内超声...

  • 中医认为心肌缺血造成,固常用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开窍醒神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情况可使用五福心脑清软胶囊,可以对冠脉流量有一定程度增加,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改善微循环。

  • 中医治疗比较好,西医治标不治本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