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中医常识黄芪组方辨证治疗血液病的制作方法

血液病,大多有气血不足的表现,其治当以补气为重。原因有两个:一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首当急固;二是补气可助生血,也助行血。兹将笔者临证偏方数则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黄芪30克,人参15克,阿胶9克。先煎参、芪取汁,再烊化阿胶,分3次服。病重者,可一日2剂。 二、治白血球减少方:黄芪60克,大枣30克。二药水煎,分3次服,连服两周,即见显效。 三、治失血性贫血方:黄芪45克,白术、当归、丹参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宜服3~4周。 四、治恶性贫血方:黄芪30克,首乌、熟地各15克,川芎、白芍、当归、泽兰各12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上药水煎,分3次服,连服1月,未愈,再服半月至1月。 五、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黄芪30克,生地18克,首乌、党参各15克,阿胶、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取汁,烊入阿胶,分3次服,每服送下紫河车粉6克,久服即验。 六、治慢性髓性白血病方:黄芪30克,当归、龟版胶、鹿角胶各12克,三棱、莪术各9克,蜀羊泉、紫河车粉6克。水煎取汁,烊入二胶,分3次服,并送服紫河车粉2克。连服1~2周。
提醒您:黄芪组方辨证治疗血液病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1-08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38: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辨证】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法】补中益气,固摄止泻。【方名】益气固摄汤。【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出处】施今墨方。

  • 【方名】乙肝解毒汤。 【组成】方1:黄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莲15克,仙鹤草15克,土茯苓15克,仙灵脾15克,鹿衔草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生鸡内金12克,桂枝9克,甘草3克。 方2:雄黄30克(色赤如鸡冠者为上品,效高毒性小),生白矾(即酸...

  • 【方名】归芍二黄汤。 【组成】黄芪4.5克,白术3克,苍术3克,当归3克,白芍3克,陈皮3克,熟地15克,生地9克,炙甘草9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女科旨要》卷四。 (二) 【辨证】胞宫瘀血。 【治法】通经活血,益气止痛。 【方名】桃仁...

  •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活血,补气消结。 【方名】前列通补汤。 【组成】黄芪20克,海藻20克,枸杞子1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菟丝子10克,怀牛膝10克,泽泻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王不留行子1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 【辨证】脾胃虚寒,气滞血瘀。 【治法】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 【方名】益中活血汤。 【组成】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