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一个方子,帮助畅通气血,气血畅通了,四肢就不会发麻了

蔡女士最近总感觉自己动不动就手脚发麻,而且还有点“刺痛”的感觉,听人讲这是“气血不通”的表现,需要将气血打通,促进血液循环,才能进行根治,心有疑惑的蔡女士给小妙发来了私信求助。
手脚发麻相信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出现,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手脚麻木是不是预示着什么疾病呢?这次我们掰开揉碎了讲一讲。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麻木」并称,但在临床上,二者虽同为感觉障碍,却有不同的内涵。「麻」指皮肤有蚁走感、触电感或微针乱刺感等异常感觉;
「木」指皮肤对刺激感知的敏感度降低,主要是躯体浅感觉,如触觉、温度觉、痛觉的减退或缺失,常常由感觉神经的相关病变引起。
麻木,在中医中被称为“肌肤感觉障碍”,中医学解释为:
「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
「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
「麻木」由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麻木都是身体 健康 障碍引起。麻木也分为生理性麻木和病理性麻木。身体发麻,首先应该要排除是否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致。
身体发麻,是神经感觉异常发出的信号。大多于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血管压迫引起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压迫神经,导致传导障碍,引起 “发麻”。

这些“麻”远离刺激因素后,都可自行恢复。因此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经常出现身体发麻,就要留意是不是这些地方有潜在的疾病。

1、手麻
排除生理性的手麻,很可能就是腕管综合征引起的发麻,常发生于办公族等长期腕部用力的人群。多表现为大拇指侧的三个半手指(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一半)麻木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睡眠。

2、 脚麻
从脚底开始发麻,一直延伸到腿部,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通常以下肢较为严重,两侧肢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患者四肢末端麻木,感觉如针刺样、烧灼样或蚂蚁爬行的异常感觉。

3、 腿麻
腿麻并伴有腰疼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主要症状为第3——4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第4腰神经的神经根,麻木从臀部沿大腿外侧放射到小腿前内侧。

4、单侧手脚一起麻
单侧一边手脚感到麻木,很可能是脑中风发生的前兆。部分脑卒中者发病前会出现短暂性的脑部缺血,出现一侧偏身阵发性麻木。

5、四肢都麻
手脚四肢都感到麻木,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常见于男性青壮年。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就是一种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时除肢体障碍外,患者还会出现多汗、心动过速、 性低血压等症状。

生理性麻木对身体 健康 影响较小,而病理性的麻木,除了要及时寻找病源,进行有效治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症状呢?

麻木,中医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金匮要略》里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血痹阴阳俱微...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也就是现在所讲的“麻木”。

中医认为,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通常来讲,很难将麻和木完全区分开来,往往麻木并存,所以四肢麻木,其实就是气血不足。针对此原理,由张仲景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演变出治疗麻木的血痹汤。

血痹汤: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桂枝,白芍,乌梢蛇,鸡血藤,甘草。

当归和白芍,这两味药是补血的;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这四味药是补气的,气行则血行;鸡血藤、乌梢蛇和川芎,这三味药是通经络的,让气血畅通无阻;桂枝相当于引药,把气血引到四肢来。

血痹汤是中医祛除麻木的“ 锏”,当然视麻木情况而定,若没有明显的刺痛感,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先试试黄芪桂枝五物汤,养其真,顺其性,身体自会慢慢协调起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2-06-13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2:01: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柴胡功效:疏肝退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用量3--0克。3. 郁金功效: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用量3--9克。4. 白芍功效: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

  • 复方阿胶浆是一种常用的补气养血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阿胶、红参、熟地黄、党参、山楂等,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症状,如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驴胶补血颗粒也是治疗气血两虚的中成药,含有阿胶、黄芪、党参、熟地黄、当归、白术等药材,性状为黄棕色颗粒,味道甜润。气血康口服液是另一种...

  • 调补气血玉灵膏:取龙眼肉250g,西洋参15g,白糖适量。将龙眼肉捣烂如泥,西洋参研末,二物连同白糖一并拌匀,放密封的瓷器内,置锅中,用文火蒸2小时即成。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吃下。每日早晚各1次。此方出自清代名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调养气血效果甚佳,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气血...

  •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是四君子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是四物汤,合起来是八珍汤,气血双补。党参合麦冬五味子是生脉散,气阴双补的,另外阿胶,何首乌养精血,滋肾阴也起到协同作用。还有胶艾四物汤的意思。柏子仁,酸枣仁,合欢皮是安神助眠的,酸枣仁合木香以及园肉在一起用让这方子还有点归...

  • 12. 适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但也会消耗气血。松静是保持人体微循环的关键,也是健康不可或缺的。13. 人体内垃圾越多,需要消耗的血气就越多,但随着年龄增长,血气减少,导致恶性循环,加速衰老。14. 要想健康长寿,应减少体内垃圾,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以及增加体内气血。15. 与其依赖药物和检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