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斑?两个穴位搭配可调和气血,化瘀消斑

黄褐斑古称面尘,肝斑,蝴蝶斑,多见于怀孕,人工流产及分娩后的女性,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代谢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另外还与日晒,长期使用化妆品以及某些慢性病如月经不调,盆腔炎症等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而血海穴与太溪穴相配,可调和气血,化瘀消斑,有效治疗黄褐斑。

血海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穴位位置】

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当股四头肌内侧的隆起处

【按摩手法】

①用拇指指腹按住血海穴,指腹用力伸压,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续五到十秒,然后放松再按压,反复持续,每次十分钟。

②也可以采用按揉法,用拇指指腹按住血海穴,指腹用力深压,然后压而柔之,持续五到十秒,然后放松,再按压揉,反复持续,每次十分钟。

太溪穴有益肾滋阴,润燥之功效,可通络,活血化瘀,消斑。

【穴位位置】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

①刺激太溪穴艾灸法疗效极佳。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表面约二到三厘米,每次艾灸十分钟左右,每日睡前一次,每周三到五次。

②刺激太溪穴也可以采用与血海穴相同的按压法。按揉法需要注意的是刺激穴位治疗黄褐斑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较长。

黄褐斑的发生可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医 养生 认为,黄褐斑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还伴有脸部长斑等症状。除了特效穴的按摩外,想要疏肝、解郁。内服也很关键,中药方上可以使用丹桃散(昆布、桑葚、百合、芡实、甘草、茯苓、橘皮)全方以肝肾为源,兼顾调理脾胃,养阴补气,利湿清热,宁心安神,行水排毒。结合两个特效穴位的辅助对于黄褐斑的改善很有用。2022-07-1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10: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按摩这些穴位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穴(阴陵泉穴下10厘米)。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

  • 这些关键穴位包括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穴。针对面部色斑问题,按摩色斑区域尤为重要。中医理论中的阿是穴理念指出,疾病所在之处即穴位所在,色斑区域往往血液循环不畅。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淡化色斑。若结合针灸疗法,效果将更加显著。色斑的产生原因...

  • 合谷穴,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

  • 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穴(阴陵泉穴下10厘米)。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

  • 其实人体有一个穴位,经常按揉和艾灸会对祛除雀斑有很好的效果,此穴位便是血海穴。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饭前按摩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分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