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执业药师中药鉴定辅导精华

古代中药鉴定学知识与本草

  一、中国古代中药鉴定书籍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的书名、作者、收载药物总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学术价值:

  1.《五十二病方》据专家推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其中载有247钟药物、283首中药处方和丸、散、饼、曲、酒等中药剂型。

  2.《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著者不详,成书约在西汉时期,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撰而成,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为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4.《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唐代李 、苏敬等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编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载药850种,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

  5.《图经本草》共21卷,对药物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成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

  6.《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北宋后期唐慎微将《嘉枯补注本草》和《图经本草》校订增补编成。载药1746种,新增药物500余种。

  7.《本草纲目》是明代对药学贡献的本草著作。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珍历经30年,编写成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的巨著。这部著作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本书以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8.《本草纲目拾遗》此书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

  9.《植物名实图考》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现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中国药典》先后发行了八版。2023-01-22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21: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古代中药鉴定与本草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晶珠本草、植物名实图考 (1)收载药物总数 (2)中药鉴定方面的学术价值 (续表)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三 中 药 的 产 地 、 采 收 和 产 地 加 工(一)中药的产地 1.产地与中药质量的...

  • 8. 6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性状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派孝浸出物和含量测定。9. 4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和性状鉴别。10. 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此外,还包括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的产地、采收和产地加工、中药的鉴定方法等内容。

  •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点评析与习题集:中药学专业知识》的目录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中药鉴定学部分:基本概念与任务:介绍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和目标。历史发展:概述中药鉴定的发展历程。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分析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各种因素。中药鉴定方法:详细列出并探讨各类中药的鉴定技术和方法。根及根茎类...

  •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试题答案如下:横切面韧皮部有红棕色或黑棕色分泌物,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的中药材是鸡血藤。药材钩藤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类。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粗皮多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残余皮部易撕裂。质坚硬,不...

  • 三七: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天麻: 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巴戟天: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伪品肉薄木心粗,虎刺易断勿受骗。白前:根茎细长节明显,折断中空似鹅管;节上须根弯而细,勿与白薇...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