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柴胡汤证治本位意义

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大柴胡汤证治本位意义

组方:柴胡 黄芩 法半夏各10g  大黄 枳实 生白芍各10g  生姜15g 大枣30g

临床表现:

治少阳经病,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呕而下利,胸下痞硬,脉象右实左弱。

此方来源于伤寒论,主要治疗少阳病兼阳明腑证。

也就是说既有少阳经的经证,也有阳明腑腑证,临床表现既有少阳经的表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耳聋,也有阳明腑证的表现:呕而下利,胸下痞硬。

此方重点是需要判断清楚是否有腑证热证,主要看是否有胸下痞硬,这个症状应该是临床见过以后,会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

辨证论治:

少阳经证表现:口苦,目眩,寒热往来,又兼呕而下利,胸下痞硬。呕利为胆胃二经热滞,痞硬为胆胃二经横结,下利为胃腑之热。脉象:右实者,阳明胃腑热滞,左弱者,木气结而津液伤也。

方解:

于小柴胡汤去参、草之补中,加大黄、枳实以下胃热,加芍药以降胆经而舒胃经。一面和解少阳之经,一面下胃腑之热也。

附录:

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2.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6)

3.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

4.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2022-07-01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12: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圆运动古中医学将《伤寒论》理解为一个橘子,表证为营卫表证,如同橘皮;太阳腑证、阳明腑证、太阴里证、少阴里证、厥阴里证为橘瓣;少阳经证为橘络,位于半表半里之间。这是圆运动古中医学对《伤寒论》的发展。表证有三个方子,里证有五个方子,具体方子详见前文论述;半表半里证有两个方子,分别为...

  • 3.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4. 欧阳八四.少阳病证与针灸辨治: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

  • 5. 外感病的进一步分类与治疗方法:例如,荣卫表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桂枝汤、麻黄汤和桂枝麻黄各半汤。脏腑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四逆汤、附子汤和乌梅丸。半表半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6. 对治方法的深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各类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同时,对于...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十六方汇总 学习完古方上篇做一个总结,可以更好地记忆以及理解十六方其中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实践。首先是内伤六方,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加上相火。五行木的代表方为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厥阴风木,肝阳不升,寒疝腹痛。五行火的代表方为泻心汤,治疗少阴君火,心火不降...

  • 频湖脉学、本草纲目、望诊遵经、颅囟经、扁鹊心书、厘正按摩要术、珍珠囊、医学启源、类经图翼、景岳全书、妇人规、妇科发挥、证治准绳、医原、针灸大全、四圣心源、医学源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灸绳、幼幼新书、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发挥、幼科概论、小儿药证直诀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