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解读

【平脉】体质 健康 人的脉象,吸一口气跳动四下。

【浮脉】轻按就能感受到脉搏跳动。身体特征:虚弱。

【沉脉】需重按压才能感受到脉搏跳动。身体特征:可能是内脏病变。

【伏脉】重手推筋按骨才能感到脉搏跳动。身体特征:晕厥、痛极。

【微脉】细软,若有若无,按之欲绝。身体特征:气血衰虚,阳气大败。

【弱脉】极软弱而沉细;身体特征:阳虚、气血不足。

【濡脉】浮而形细势软,重按时,感觉不到。身体特征:虚弱、有湿。

【细脉】脉细,像细线一样,触感明显。身体特征:气血两虚,虚损、湿症。

【弦脉】脉搏细而有力,像按压琴弦,刚劲有力。身体特征:肝胆病,虚劳,胃气衰败。

【紧脉】脉象紧张有力,像绷直的绳索。身体特征:体寒,疼痛,宿食。

温柔脉象的人群,可能会是气血虚弱体质,建议吃点补血养气滋补食物。

【动脉】像绿豆较快滑过的感觉。身体特征:有疼痛、惊恐。

【滑脉】像珠子滑过,触感圆滑;身体特征:痰湿体热,或是妇女怀孕脉象。

【涩脉】像刀片轻轻刮竹子,脉象细迟;身体特征:痰湿、气滞血瘀、精血亏虚。

【散脉】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身体特征: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身体特征:虚症。

【实脉】三部脉举按均有力。身体特征:实症。

【长脉】脉形长,首尾端直;身体特征:热病,阳气旺。

【短脉】首位短,不及三部;身体特征:气虚或气滞。

【促脉】每连续多次跳动,会有一次停顿,停顿时间长短不一;身体特征:阴虚脏弱,热病。

【结脉】脉搏跳动缓慢,偶尔停止,停止时间长短不一;身体特征:气滞血瘀,阴寒。

【代脉】脉搏时而停止,过了很久才再次跳动;脏器衰,七情惊恐。

【迟脉】脉搏频率慢,吸一口气,跳动不足四下;身体特征:虚寒。

【缓脉】脉象细缓。身体特征:脾胃虚弱,湿气。

【数脉】脉率快,吸一口气,跳动五次以上;身体特征:虚热。

【疾脉】脉跳动又马上停止,一息七八至,阳亢阴靖,元气将脱。

【洪脉】宽大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身体特征:热盛,邪盛正衰。

【孔脉】上下左右都有脉搏感,而唯独中间没有,像按着葱管。身体特征:失血伤阴。

【革脉】浅按,像按着鼓皮一样,坚实有力。身体特征:精血大亏,阳气外浮。

【牢脉】兼具沉、弦、实、大、长五种脉象,坚牢不移。身体特征:阴寒。

脉率大小:

【迟脉】2022-08-08
mcxzy 阅读 4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4:13: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理论中,脉象的观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脉大无伦”中的“脉大”指的是脉象虚大,即因血液不足而导致脉象显得洪大,但力度却不够。这种脉象很少是正常的,因为正常的“大”脉通常是有力的,而“无伦”意味着脉象不正常,可能表现为促、结或代等异常脉象。另一种脉象是“脉滑而数”...

  • 中医动态脉诊通过对人体脉象的细致观察,解读身体状况。左、右手寸、关、尺部位分别对应不同脏腑:左手寸对应心脏,关对应肝脏,尺对应肾脏;右手寸对应肺脏,关对应脾胃,尺部则关联命门。主要脉象及特征:浮脉:脉象轻浮于表面,主表证。迟脉:脉来缓慢,主寒证。数脉:脉来急促,主热证。涩脉:脉行不...

  • 脉象,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变化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浮脉与沉脉:浮脉脉位表浅...

  • 在中医传统医学中,把脉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常,医生会选择手腕处的桡动脉进行诊断。中医把脉时,会将手指按在手腕桡动脉的不同部位,分为三部九候。这三部分别是寸、关、尺,每部分再细分为浮、中、沉三候。通过观察和感知脉象的浮、沉、迟、数、滑、涩,可以诊断出疾病的具体情况。浮脉,指...

  •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提出的“三部九候”脉诊法是一种全身遍诊法,将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为三部,每部又分为上、中、下三候,因此称为“三部九候法”。这一方法在古代主要用于诊断人体疾病。在头部,上部诊两额动脉(太阳),以判断头部疾病;中部诊两侧耳前动脉(耳门),以判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