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四个穴位就能缓解发烧

1 发烧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太阳(双侧) 1.位置: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伏位,丝竹空与瞳子髂连线中点向外约1横指处取穴。
3.功效: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太阳穴是经外奇穴,按摩此穴位可以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大椎 1.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曲泽 1.位置:
曲泽穴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处,微屈肘取穴。
2.取穴方法:
仰掌,微屈肘取穴于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找曲泽穴。
3.功效
散热降浊,清暑泄热,和胃降逆,清热解毒,曲泽穴有通心气、调肠腑、泄血热的作用。

委中 1.位置: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2.取穴方法:
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3.功效:
分清降浊。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作用。

2 拔罐方法 一次取2~ 3处,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火罐,留罐5分钟,待罐内血液部分凝结时取罐。用无菌干棉球擦净血液。

3 发烧拔罐生活护理 发热患者在饮食上宜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以补充人体消耗的水分,如汤汁、饮料、稀粥之类,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以及高脂肪、油煎熏烤炸类食物。

2022-11-25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47: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凹陷处。在发烧时,这个穴位具有重要的退烧作用。解释:大椎穴是身体阳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发烧时,外界邪气与体内正气交争,导致体温升高。刺激大椎穴可以振奋身体阳气,增强抵抗力,从而有助于退烧。可以通过按摩、刮痧或者拔罐等方法刺激这一穴位。2. 曲池穴 ...

  • 1. 感冒:针对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以选取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合谷、外关、太阳穴等穴位。若患者发烧,可以使用刺络拔罐法于大椎穴。2. 头痛:主要症状为头部胀痛,可选取合谷、大椎、太阳穴等穴位进行拔罐。3. 支气管炎:患者常出现咳嗽痰多、胸骨后疼痛、气急等症状,可选取天突、...

  • 曲池穴位于手臂肱骨外上髁内缘的凹陷处;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手掌第二掌骨的中点;外关穴则位于前臂外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这三个穴位共同刺激,可以有效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病症。通过轮换按摩这些穴位,每次数十次,可以快速缓解发烧症状。4、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

  • 在着凉引起发烧、恶心和呕吐的情况下,拔罐可以作为缓解症状的一种方法。大椎穴是拔罐时的重要穴位,它位于颈后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能够帮助驱散风邪,改善症状。此外,膀胱经沿着背部下行,从两侧肩胛骨内侧缘开始,直至臀部,拔罐沿着这条经络可以更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风邪。进行拔罐治疗后,记得要多...

  • 我们人体5个“退烧穴”,可以辅助治疗感冒发烧,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穴位。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