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嗽的穴位

  随着气温的变化,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咳嗽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咳嗽的穴位吧。

  治疗咳嗽的穴位   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 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
  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风热咳嗽的治疗   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热咳表现:痰色黄稠,量少,干咳无痰或咳痰不爽,咽干疼痛,声音嘶哑,喉痒欲咳,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初期气管壁会有化脓样痰的分泌,会咳出黄色、绿色浓痰。数日之后病情减轻不再有脓样痰分泌,但局部仍有红肿,气管喉头仍觉很痒,咳嗽变为无痰。
  一、热咳治疗:
  热咳的治疗主要是镇咳兼清肺热并治疗细菌感染,若有浓痰者则佐以排痰之药剂。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
  二、热咳护理:
  与寒咳一样,爸妈要加强宝宝居室卫生,冷暖、干湿适度,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患者在饮食上特别注意禁食甜点、冷饮、辛辣,与可乐、咖啡等甜甜黏黏的食物,以免刺激喉头气管,若咳嗽改善了应再忌口一、二周避免刺激复发。
  三、热咳食疗:
  1.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2.煮萝卜水
  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3.还可以给宝宝吃下列食物:
  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但宝宝一次只能吃一只,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热症。宝宝在夏天如患了风热咳嗽,可给他多吃西瓜。
  ③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热性咳嗽吐黄脓痰的宝宝吃。
  ④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4.贝母粥
  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5.风热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半盅合服。
  宝宝患风热咳嗽时,还可以给他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这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
  小孩咳嗽吃什么   1、萝卜
  萝卜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等作用。最简单的办法,可以给小孩煮一碗萝卜水,对于咳嗽有不错的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制作萝卜生姜汁、萝卜菜汤、糖渍萝卜、萝卜清酒煎等,来作为药膳,更好的治疗小孩咳嗽。
  2、大蒜
  从中医上讲,大蒜性能味辛、甘,性温。能温中健胃,消食理气,解毒杀虫。同时具有保护心血管,保护肝功能,预防感冒,强力杀菌的作用。所以,如果适量的饮用一些大蒜水,对于小孩咳嗽的痊愈,有很好的作用。
  3、梨
2022-06-25
mcxzy 阅读 6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14: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肺主气,开窍于鼻。咳嗽问题可以从肺经入手。云门穴、中府穴、尺泽穴、孔最穴、太渊穴、鱼际穴都是治疗咳嗽的有效穴位。特别地,从太渊穴到孔最穴这一段是止咳的关键区域,在这些敏感点上多揉一揉,能够迅速缓解症状。这些穴位各有侧重。云门穴能够止咳平喘,缓解肩臂痛麻和颈淋巴节炎。中府穴主要...

  • 在治疗咳嗽时,选择正确的穴位进行按摩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位于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的“厥阴俞”穴,通过用力按压6秒钟,并配合吐气,可以迅速缓解咳嗽,无论咳嗽是急性的还是由于喉咙有异物引起,都能立竿见影。进行三次即可。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咳嗽症状轻微,可以减少按压的力度,增加按压次数,同样...

  • 肺脏在中医理论中主管呼吸,与鼻孔相通,因此治疗咳嗽可以从肺经入手。云门穴、中府穴、尺泽穴、孔最穴、太渊穴和鱼际穴都是有效的穴位。在太渊穴与孔最穴之间的区域,如果感觉特别敏感,可以适当揉搓,这样可以迅速缓解咳嗽症状。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治疗范围。云门穴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平喘,以及...

  • 中医师廖千慧在《顾好呼吸道》一书中详细介绍的四个止咳穴位包括:列缺穴、鱼际穴、丰隆穴和天突穴。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功效和适用对象。列缺穴位于手腕靠拇指侧的骨骼侧面,腕横纹上约两指宽处。此穴对咳嗽、气喘和咽喉肿痛都有显著疗效,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咳嗽。按摩时,双手虎 叉互扣,...

  • 按摩天突穴、大椎穴和肺俞穴可治疗咳嗽。详细解释如下:天突穴位于人体颈部,在喉结下方和锁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有助于缓解咳嗽和喉咙痛等症状。同时,刺激大椎穴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