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廉穴位的治病功用讲解

  通过对上廉穴进行刺激按摩,可以用于治疗头痛、腹痛、半身不遂,小便困难等病症,而且疗效也较为显著,当然,除了对这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以外,对于其它的病症也是非常有疗效的。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上廉穴的治病功用,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穴位释义:之所以它被称作为上廉穴,这是有根据的,上指上方,与下相对。廉者,形如菱角状,又指边侧。因该穴在下廉上1寸,屈肘握拳,是处肌肉隆起,形如菱状,穴当菱状之边侧,因名上廉。

  简便定位: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屈肘取穴。

  解剖定位: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功效机制:用上廉穴来治疗一些病症的话起到的作用是非常不错的,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手阳明大肠经上达于面与督脉交会,其气上达于头,故可通调头面经气,疏泻头面风热,治疗头痛眩晕、面瘫;通过调理手阳明大肠经气血,治疗循经的肘臂疼痛、麻木、瘫痪;此穴通过调理手阳明大肠经气而具有清肠利腑的作用,可治疗腹胀、肠鸣、泄泻等肠腑气机紊乱之疾患。但是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上廉穴的神经分布非常的密集,因此不适合用针灸的方式来对该穴位进行刺激。

  主治病证:上廉穴可以用于治疗腹痛,肠鸣,泄泻,头痛,头晕,半身不遂,手足不仁,手臂肩膊疼痛,膝肿,喘息,小便难等;肩周炎,网球肘,脑血管病后遗症,肠鸣腹痛等。

  上廉穴确实对于很多的病症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但是对于该穴位的按摩一定要讲究正确的手法才行,要遵循专业的中医指导,这样才能够发挥该穴位的治病功效,如果盲目的对该穴位进行刺激的话,有时反而会造成不利的影响。2022-11-10
mcxzy 阅读 1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29: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圣脐总录》称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布有前臂背侧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肠鸣腹痛,肩膊酸痛,手臂麻木,上肢不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上廉有调腑气,通经络作用[2]。下廉、上廉两穴功能略同,有舒筋活络、理气通腑之功,治偏风、腹痛、尿黄、冷痹不仁等症,尤其有关大肠者效果更佳,与上、下巨虚作用相近[4]。12 主治病症 上廉主治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肩臂酸痛麻木,手臂麻木,上肢神经痛及麻痹,上肢不遂,肩周炎,网...

  •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针灸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胸胁支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

  • 偏历作为手阳明经络穴,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处,可直刺或斜刺0.5-0.8寸。温溜是手阳明经郄穴,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阳溪穴上5寸处,直刺0.5-1寸。下廉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下4寸处,直刺0.5-1寸。上廉同样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

  • 偏历穴为手阳明经络穴,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处,直刺或斜刺0.5-0.8寸。温溜穴同样位于此线上,但位置更高,为阳溪穴上5寸处,直刺0.5-1寸。下廉穴在曲池下4寸处,上廉穴在曲池下3寸处,两者均直刺0.5-1寸。手三里穴位于曲池穴下2寸处,直刺0.8-1.2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