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痰”什么好?

五皮散 二妙散连朴平胃散 八正散 十灰散 小蓟饮子 黄土汤
失笑散
鸡鸣散
独活寄生汤
止咳化痰平喘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清气化痰丸
滚痰丸
贝母瓜蒌散
【成份】 【主治】 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 2.5g)。 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详细
蒿芩清胆汤
【成份】 青蒿 6 克,竹茹 9 克,法半夏 5 克,赤茯苓 9 克,黄芩 9 克,枳壳 5 克,碧玉散 9 克(或用:滑石 6 克甘草 1 克青黛 3 克)。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内阻。证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
粘涎,甚或干呕呃逆,胸胁胀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 ……详细
柴胡达原饮
【成份】
柴胡、生枳壳、川朴、青皮、黄芩各 5 克,桔梗 3 克,草果 2 克,槟榔 6 克,荷
叶梗 5 克,炙甘草 2 克。 【主治】 痰湿阻于膜原。证见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舌
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滑。
消导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 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 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证,证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或泄泻,或下痢等。同时,也适用于痰食 气血积聚或痞块症瘕等证。 本法对虚证应慎用或禁用。如脾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食滞,应配以健脾和胃药同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 使用。
枳术丸
【成份】 【主治】 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详细
枳实导滞丸
【成份】 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炒)各五钱,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白术(土炒)、 茯苓各三钱,泽泻二钱。 【主治】 沉有力。 ……详细 痢疾,脘腹痞闷,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黄赤涩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
鳖甲煎丸
【成份】 鳖甲炙十二分,桃仁二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乌扇炮、黄芩鼠妇熬、干姜、 大黄、桂枝、石苇去毛、厚朴、瞿、紫葳、阿胶各三分,蜂窠炙四分,赤硝十二分,芍药、牡 丹去心虫熬各五分,人参、半夏、葶苈各一分。
【主治】
疟疾日积不愈,胁下痞硬有块,成为疟母。 ……详细
保和丸
【成份】 翘 30 克。 【主治】 脉滑等症。 伤食积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 山楂 180 克、神曲 60 克、莱菔子 60 克、半夏 80 克、陈皮 30 克、茯苓 90 克、连
补益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 补益方剂。 适应症: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 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分类:补益方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 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补。
八珍汤
【成份】 人参 30 克,白术 30 克,白茯苓 30 克,当归 30 克,川芎 30 克,白芍药 30 克, 熟地黄 30 克,炙甘草 30 克。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
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 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补血。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 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 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 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 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 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 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 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 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详细
泰山磐石散
【成份】 人参 3 克,黄芪 6 克,白术 6 克,炙甘草 2 克,当归 3 克,川芎 2 克,白芍药 3 克,熟地黄 3 克,川续断 3 克,糯米 6 克,黄芩 3 克,砂仁 1.5 克。 【主治】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
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用法:上用水一盅半,煎至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 虑也。 禁忌:斟酌。 ..详细
人参蛤蚧散
【成份】 知母 12g。 【主治】 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 蛤蚧 1 对,苦杏仁 12g,炙甘草 9g,人参 12g,云苓 15g,川贝 12g,桑白皮 12g,
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现代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证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方解:本方证病位在于肺、脾,属虚,兼见有痰热。方中蛤蚧 1 对,在于补肺肾,止咳定 喘;人参补肺脾之气;云苓健脾渗湿;北杏、桑白皮降肺热、止咳定喘;川贝、知母清热化痰、 润肺;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加减法: 1.若无阴虚内热,去知母,桑白皮减量为 6g 2.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 15g 田七末 4g 3.属于阴虚火旺者,加入麦冬 12g ……详细
生脉散
【成份】 【主治】 人参 9 克,麦门冬 9 克,五味子 6 克。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红少苦,脉虚数。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 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方解: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 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 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 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 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 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 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 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 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 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详细
参苓白术散
【成份】 莲子肉 50 克,薏苡仁 50 克,砂仁 50 克,桔梗 50 克,白扁豆 75 克,白茯苓 100 克,人参 100 克,炙甘草 100 克,白术 100 克,山药 100 克。 【主治】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 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 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 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 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 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 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 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 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 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 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 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 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详细
当归补血汤
【成份】 【主治】 黄芪 30 克,当归 6 克。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
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
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正文】 正文】 功用:补气生血。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禁忌:阴虚发热证忌用。 方解: 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 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 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 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 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 其二。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 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内外伤辨惑论》说:“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故本方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汤证 是因于外感,热盛于内,病情属实;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为血虚气弱,病情属虚。因此, 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当归补血汤证口渴则喜温饮,身虽 热而无汗,脉大而虚,重按无力。所以《内外伤辨惑论》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 白虎汤必死。”
固涩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用于治疗各种耗散滑脱证候的药物,叫做固涩药。 凡以固涩药为主而组成方剂,叫做固涩方。 本类药物大多性味酸涩,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故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 喘,以及崩漏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 滑脱证候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而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不能根本消除导致滑脱 诸证的病机,故临床上常与补益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还应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机,有选择的
配伍应用。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当分别以补气方药或养阴方药同用;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或 带下,应与补脾固肾方药同用;肾虚遗精,遗尿应配补肾药;属肝肾虚的崩漏出血,当配以补肝 肾,固冲任的方药;久嗽不止,应配以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方药。 凡属外感邪实者,应当禁用或慎用,以免留邪;而虚极欲脱之证亦非收敛药所能凑效,治当 求本。
缩泉丸
【成份】 【主治】 【正文】 正文】 用法:为末、酒制山药末为糊,制成小丸。每服 9 克,或作汤剂。 功用:温肾祛寒缩尿。 方解: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冷,不能约束小便,故小便频数或 遗尿。益智仁温补脾肾、涩精缩尿;乌药温膀胱助气化止小便频数;山药健脾补肾, 肾气健,寒邪去,膀胱功能复常,尿频遗尿自可得治。 【正文】 正文】 用法:前三味为粗末,每服 9 克,浮小麦同煎;也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 病情酌定。 功用:固表敛汗。 方解:本方证是表虚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方中牡蛎敛阴止汗镇惊为主药; 黄芪益气固表,为辅药;浮小麦敛心阴,止虚汗;麻黄根专于止汗,二药协助黄芪, 牡蛎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效,共为佐使药。 临床应用: 本方对于体虚自汗或盗汗之证,均可应用。如属阳虚,可加白术,附子以助阳 固表;如属阴虚,可加干地黄,白芍以养阴止汗;如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如 属血虚,可加熟地黄、首乌以养血止汗。 ……详细 鸟药、山药、益智仁各等分。 下元虚冷、小便频数、遗尿。
牡蛎散
【成份】 【主治】 ..【正文】 【正文】 用法:为丸剂,每服 9 克,空腹淡盐汤下;或作汤剂,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用:固肾涩精。 方解:本方为治疗肾虚遗精证的常用方。方中用沙苑蒺藜补肾益精,为主药; 莲子肉、芡实固肾涩精,健脾宁神,为辅药;龙骨、牡蛎潜阳涩精,莲须尤为涩精 要药,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成为固肾涩精之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所致遗精证,如见腰酸、尿频、舌淡、苔白、脉沉弱偏于肾阳虚者,可 加补骨脂,山芋肉以温补肾阳;若有梦而遗,心烦不眠,舌红少津,脉细数偏于肾阴 虚者,可加龟板、女贞子等滋养肾阴;若肾阴虚有火,可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2.本方可用于神经衰弱的梦遗、滑精、遗尿、失眠等,加入五味子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 本方多为收涩之品,以固肾涩精为主。如属湿热下注所致者,宜用龙胆泻肝汤 之类清热利湿,禁用本方。 .详细 煅牡蛎、黄芪、麻黄根各 30 克,浮小麦 15 克。 体虚自汗、夜卧尤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质淡红,脉细弱。
金锁固精丸
【成份】 【主治】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 60 克、龙骨、牡蛎各 30 克。 肾关不固、遗精滑泄、腰酸耳鸣、四肢无力、脉细弱。
泻下
凡能通利大便的药物叫做泻下药。
凡以泻下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泻下方。 由于泻下法具有攻下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驱除寄生虫等作用,故凡是胃肠实热 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虫积病邪结聚于里的实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以使用下法。 根据病情轻重,泻下作用有不同,泻下法又分为攻下、润下、逐水及驱虫四种。 泻下法除润下剂外,孕妇及月经期均慎用。攻下、逐水法在体虚者应慎用,否则更伤正气, 若确实需要,宜配伍扶正之品。
新加黄龙汤
【成份】 细生地 15 克,生甘草 6 克,人参(另煎)4.5 克,生大黄 9 克,芒硝 3 克,玄参 15 克,麦冬 15 克,当归 4.5 克,海参(洗)2 条,姜汁 6 匙。 【主治】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
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正文】 【正文】 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 用法: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朴,冲参汁上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 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 禁忌:斟酌。 .详细
济川煎
【成份】 当归 9~15 克,牛膝 6 克,肉苁蓉 6~9 克,泽泻 4.5 克,升麻 1.5~3 克,枳壳 3 克。 【主治】 老年肾虚。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
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 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正文】 正文】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禁忌: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虚甚者不必用枳壳。 ……详细
大陷胸汤
【成份】 【主治】 大黄(去皮)10 克,芒硝 10 克,甘遂 1 克。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舌红, 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 疡、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属于水热互结者。) 【正文】 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一日三次。临熟下大黄(现代 用法:大黄后下,水煎服)。 禁忌:斟酌……详细
大黄附子汤
【成份】 【主治】 大黄 9 克,附子 12 克,细辛 3 克。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
弦紧。(本方常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 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正文】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用法:水煎服。 禁忌:使用时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详细
温脾汤
【成份】 甘草 6 克。 【主治】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阳虚 大黄 15 克,当归 9 克,干姜 9 克,附子 6 克,人参 6 克,芒硝 6 克,
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本 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 【正文】 正文】
功用:泻热逐水。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 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现代用法:水煎,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禁忌:凡平素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本方。因本方为泻热逐水峻剂, 既要防止利下过度,伤及正气,又要及时攻下,以防留邪为患。能否继续攻下,应 视药后快利与否而定。 ..详细
三物备急丸
【成份】 【主治】 紧或迟者。 【正文】 正文】 功用:攻逐冷积 古籍论:本证由于食寒饮冷,阻滞中焦,以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故用巴豆 峻下寒结,,以通其闭,干姜温中散寒,以顾脾阳。若食成积,非用大黄之荡涤, 否则不能消其食,故用大黄,攻积导滞,以推陈致新,并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 点评:本方证是由于食寒饮冷所致,是阴盛寒结之证,故以攻下为主,辅以温 中。 大黄 30 克,巴豆(炒研如脂或用霜)30 克,干姜 30 克。 食停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四肢厥逆,苔白而润,脉象沉2011-12-07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可选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10%氯化胺溶液、吐根糖浆、敌咳糖浆等。2011-12-07
有什么化痰效果好的药?肺力咳合剂,氨溴特罗口服液,蜜炼川贝枇杷膏,复方鲜竹沥液等。
2020-09-27
单味药可以选用枇杷、罗汉果等2011-12-07
你说说你的具体情况好不好?2011-12-0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11-15 21:42: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你的情况既然是吃出来的"痰",就用食物来解决吧:1,梨 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2,萝卜 能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可治疗....

  • 你可以去中药店买点川贝(川贝分松贝 青贝 芦贝 最好是川贝啊,别的那些贝母便宜点,但是效果没川贝好)和罗汉果给孩子配着泡水喝也不苦。

  • 用“爱全乐”雾化治疗,加安茶碱。药片就买:必嗽平一次2片,一天3次。舒喘灵2片,一天3次。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