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需要注意什么

满意答案 热心问友 2012-02-11需要注意:(一)熟记经穴:经是经络,是人体气血流行的道路。穴是孔穴,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如果不把经络和穴位摸清,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开始学习,首先要把经络行走的路线和分布情况弄清楚,然后把常用的经穴记住,再结合人体实际点穴,反复学习,自然就能熟记了。 基础课程:经络学 腧穴学 (二)熟练操作:针灸的一般操作技术,除练指力以外,如提插、捻转等手法,切指与骈指进针法,以及如何掌握针刺深浅和进针的方向等,都要熟练以后,才能运用自如。 练针的方法(三)辨证处方:除了认识穴位和熟练操作外,更重要的还要懂得辨证处处方的规律。换句话说,就是要依据各种不同的证候,而采用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至于如何来辩证处方,则要学习一些中医的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等。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比如《针灸学》教材、《杨甲三取穴法》、《针灸大成》之类,还有《马丹阳天星12穴》、《玉龙赋》、《标优赋》等歌诀。学完这些你只能治好别人都能治好的病和书上描述过的病,要想兵来将挡,还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 针灸的理论是和中医的经络学相联系,所以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科学解释,但穴位的功能是在古人的不断实践中确定的,所以它又是有凭据的、有疗效的。 学习针灸要记住穴位、刺法(点,平等)、深度,以及是否可灸(针和灸是两种),就可以了。学习穴位的时候自己刺自己,酸麻胀为准确。熟记其位置、对应病症,以及穿刺等多穴并用的方法,就可以自针自纠。2013-10-23
医生提醒:针灸时有7个注意事项,别忽视,当心物极必反

2021-03-10
不能洗澡。有的大夫说用热毛巾捂住针灸的地方以加快血液流通,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样不但不能加快针口出的血液流通,还能使针口感染。另外针灸后不能针口不能见风,一是容易受到感染,而是会影响神经(针灸都是刺激神经部位,中医讲的风邪入侵等等)。2019-01-2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34: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一系列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首先,身心状态不佳者应避免针灸。如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或处于饥饿状态,这些情况下针灸可能带来不适或风险。对于年老体弱者,针刺时应选择卧位,取穴要少,手法要轻,以减少刺激。其次,怀孕妇女在接受针灸时...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建议用酒精消毒(医师操作),避免针口感染。穿着宽松、易穿脱的衣物,便于暴露针灸部位。避免在空调直吹或寒冷环境中针灸,以防风寒侵袭。3. 心理调节 保持情绪平稳,过度紧张可能导致晕针;初次针灸者可选择舒适 (如平躺)二、针灸时注意事项 1. 施针过程 针刺时可能有酸、麻、...

  • 针灸的注意事项包括在患者精力充沛时进行,避免疲劳或精神紧张,以防不良后果。皮肤有感染、溃疡的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同样,有出血性疾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的患者也应避免针灸。在针灸的深度上,肚子上的穴位可以相对深一些,一般0.5~1寸左右是适宜的。但即使腹部脂肪较厚,针灸深度也不应太深,以免...

  • 辨证处方是针灸治疗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证候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这需要学习中医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脱离不了整体中医理论体系。若仅想了解针灸皮毛,可参考《针灸学》教材、《杨甲三取穴法》、《针灸大成》等书籍,但要真正掌握针灸,还需深入学习中医基础...

  • 扎针灸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身体状况 在接受针灸治疗前,应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无出血倾向、过敏体质等。若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应事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二、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医生 针灸是一项专业的医疗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因此,选择正规医院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