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影响较大的针灸著作当属《针灸大全》,全书共6卷,成书于1439年,作者是当时著名针灸学家徐凤。该书是一本综合性针灸学著作,次第论述了针灸经穴,经脉宜忌,治疗原则;全身折量寸法,十二经络穴位取穴法;灵龟八法取穴及主治配伍子午流注针法,点穴、艾炷、壮数以及有关问题等。
2020-01-02
2020-01-02
《针灸大成》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一本针灸学专著,其作者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杨继洲与山西的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杨继洲在编撰《针灸大成》时,参考了王国光作序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该书由山西获泽人、时任“赐进士及第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的王国光作序,表明...
《针灸大成》是一部集古代针灸学大成的著作,由杨继洲编纂而成,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杨继洲主张针、灸、药、摩并重,认为中医治疗手段方法众多,各有特点,不可偏废。他反对明代出现的崇尚药物而废弃针灸的倾向,强调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佳疗效。杨继洲在著作中...
《针灸大成》是中医针灸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十卷,也被称为《针灸大全》。该书由明代杨继洲撰写,并由靳贤校正,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印。杨继洲在撰写此书之前,已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问世,但已佚失。他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多种针灸文献,进行编撰。书中内容丰富,从卷1摘录的...
《针灸大成》是一部在明代末年针灸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作者赵文炳在序言中表达了对于针法绝传的惋惜之情,并强调了针灸药物不可偏废的观点。他认为针灸和药物各有其长处,不可互相取代。书中通过对比针灸与药物的使用,强调了针灸疗法的优越性,并从古代文献中举出事例,说明针灸不应被废弃。他...
《针灸大成》首刊于山西平阳府,这是明代中国最大的出版印刷中心,印刷出版的书籍质量很高。在平阳府的刊行,使得《针灸大成》得以广泛传播,成为针灸学的重要著作。综上所述,《针灸大成》与山西的渊源深厚,不仅体现在作者家族的历史联系上,还体现在山西官员的资助、山西学者的参与以及山西作为出版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