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

   摘要: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在50年代后期就受到了较大的重视,有针灸治疗小儿早期视神经萎缩的报告。也有百例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在60年代,有的还以经络测定仪测定的数据为依据,选穴配方和运用补泻手法治疗本病。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则主要从不同方面寻求提高疗效的途径。如在穴位选择上,除用传统穴位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新穴;在手法上,则强调在补法的基础上使感应到达眼区;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以针刺为主,亦运用头针、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法。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由于各地评判标准不一,刺灸方法各异,有所差别,有效率在55~90%之间。
   关键词: 针灸治疗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纤维受各种病因损害而发生变性和传导功能障碍的退行性病变。其特征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和眼底的视神经乳头苍白。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多发生于视神经外伤、中毒症,或原发于进行性麻痹等;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多发生于眼底疾患之后,如继发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变性等。
  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及眼底检查,结合外伤、中毒、颅内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及眼底疾病病史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有原发性眼病的表现或其他病史。
  2.视力逐渐或突然下降,甚至仅存光感,但少有完全黑蒙。
  3.视野检查:视野有不同程度及特征的损害,如偏盲、周边视野缩小等。
  4.眼底检查: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可见视乳头颜色变淡或苍白,边缘清晰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见视乳头颜色变淡呈灰白或蜡黄色,边缘模糊,视网膜血管变细。
   二、辅助检查
  1.视神经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延长。
  2.其他辅助检查头颅X线片、CT等,有助于查明病因。
  治 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头部的穴位,如鱼腰、太阳、阳白;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紫宫、玉堂、膻中、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 杼 、风门、肺俞。第一组、第三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还可根据病因加取穴位。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下平刺阳白0.5±0.1寸,向后平刺太阳0.6±0.2寸;横向平刺鱼腰0.5±0.1寸。向前平刺百会1.0±0.2寸;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0.6±0.2寸。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T1~T2夹脊穴、大 杼 、风门、肺俞0.5±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0.8±0.2寸;直刺内关1.0±0.2寸;直刺神门0.3±0.1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3.按语:头部血管分布着来自T1~T5的自主神经,所以还选了T1~T5节段区内的穴位。
  通过调节相应节段的自主神经的功能来调节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选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的目的'就在于此。取用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既可调节高位中枢的功能,也可调节视神经的功能。
   二、电针体穴疗法
  1.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头部的穴位,如鱼腰、太阳、阳白;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 杼 、风门、肺俞。第一组、第三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第一组(头部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之间,在第二组(头部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每次电针6~8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三、耳针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眼、目1、目2。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脑干。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四、电针耳穴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眼、目1、目2。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脑干。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内关、后溪、中渚(双侧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用28~30号毫针,直刺内关1.0±0.2寸,直刺后溪0.6±0.2寸,直刺中渚0.4±0.1寸。然后在耳穴与内关、后溪、中渚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6个穴位(主穴、配穴交替使用),每次电针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没有接电疗仪的耳穴,按普通耳针疗法进行操作。
  古代成方举例
  1.肝虚自不明:灸肝俞二百壮。小儿斟酌可灸二七壮。(《千金方》)
  2.目昏:头维、攒竹、睛明、目窗、百会、风府、风池、合谷、肝俞、肾俞、丝竹空。(《神应经》)
  3.眼目昏花,视物不明:上星、心俞、肝俞、肾俞、二间、足三里、光明。(《杨敬斋针灸全书》)
   参考文献
  1.张雅林 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期刊论文] -光明中医2009(4)
  2.于慧.危立飞.王锐 睛明穴的临床应用探讨 [期刊论文] -针灸临床杂志2008(12)
  3.徐红.刘坚.徐斯伟.宗蕾.张仁 针灸治疗难治性眼病的文献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针灸2008(8)
  4.林碧珠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治疗近况 [期刊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 医药月刊2008(7)
2022-06-13
mcxzy 阅读 45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7:30: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根据全身症状审因审证论治 视神经萎缩病因多感化营养良外伤药物毒颅内肿瘤病继发致脏腑经络失调气血失和而引起因"五脏六腑之精... 治疗视萎缩般都选择药治疗比视萎治疗汤视萎治疗汤成分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行瘀;制三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夜明砂消积、活血;制....

  • 以为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细胞的.现在首先需要查眼底看视神经的情况,查看萎缩情况。可以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对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效果已被公认,加上中药辩证施治,在视神经萎缩早期效果很肯定,晚期也可控制病情,而且现在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效...

  • 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消失,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针灸主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