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针灸治疗疼痛的原理是什么?

由此可见针灸止痛研究的困难性和医学界对此的重视程度。那么﹐就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针灸止痛的原理有了什么样的结论呢﹖
谈到针灸止痛原理﹐当然要了解中医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中医认为﹐疼痛的原因非常多﹐有些是因为淤血﹐有些是因为经络阻塞﹐有些是因为内脏虚弱﹐有些是因为气血不和等等不一而足。但不论何种疼痛﹐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疼痛之处有淤塞﹐包括血淤﹐气淤﹐经络淤塞等。正是由于这些淤塞﹐造成了身体的疼痛感觉。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就是因为针灸可以疏通这些淤塞。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中医对于针灸止痛原理的认识。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针灸止痛的原理非常复杂﹐目前已经了解到的包括﹕神经止痛﹐内分泌止痛﹐中枢神经的疼痛调节等。其中﹐神经止痛学说认为﹐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是因为针灸刺激了人的神经系统﹐导致了神经麻醉作用﹐进而产生止痛作用﹐但这个学说解释不了针灸对于内脏疼痛的疗效﹐因为内脏受到植物神经支配﹐并不和体表的神经相联系﹔内分泌止痛学说认为﹐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是因为针灸人体之后﹐人体可以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止痛的化学物质﹐进而产生止痛作用﹐但这个学说的缺点在于解释不了针灸的实时止痛作用﹐因为内分泌的活动周期至少要1~2天。中枢神经止痛学说认为﹐针灸止痛的原理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当人体接受针灸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管疼痛的中枢﹐将人体对于疼痛的忍耐程度升高了﹐因此而产生了止痛作用﹐但这个学说解释不了针灸大长期疗效。
总而言之﹐针灸止痛的研究很多﹐都有一定的道理和证据﹐但都有解释不了针灸所以疗效的确定﹐所以﹐只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事针灸止痛的现代原理仍不明了﹐但确有其科学原理﹐相信将来现代科学的进步可以解释这门古老的医学的原理。2013-10-18
看过帖子说,中医说疼痛,不通则痛。
经脉分五行阴阳。五行失调引起疾病。所以经脉是,肝胆脾胃肾是五行,通过把脉来判断,弱则补盛则调。用针灸刺激穴位打通经脉穴位。
有个教授说,刺激穴位可以生成一种钛的镇痛的物质。针灸疼痛阻断。针灸刺激上边的穴位来阻断下方的疼痛。有的做了一辈子疼痛科都不知道什么原理。知识有限也只能网上看小一点点。2019-07-25
曾经有一个实验,三组病人分别用穴位针灸、用针乱刺、一般理疗。
结果是一般理疗止痛有效率百分之十几,神奇的是不管刺穴位还是乱刺有效率都是百分之四十多,神奇吗? :)2019-08-25
古人认为痛则不通,主要起到疏通的作用。古人还认为人体的经络如同大地之江河还有调解补泄的作用。2019-02-2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0:2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的工作原理涉及选择特定的穴位,通过针刺刺激人体,引发身体的自然反应。这些反应包括重新分配疼痛区域内的物质,从而减轻由疼痛因子聚集引起的局部疼痛。针灸利用人体对伤害的自然防御机制,当针刺入体时,身体会产生抵抗,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气感——酸、麻、胀、沉等感觉。这些感觉实际上是肌肉...

  • 从中医理论来看,“气”是人体生命能量的体现,沿着特定的经络在体内运行。这种运行的中断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针灸师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影响能量的流动,恢复机体的平衡,从而治愈疾病。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虽然无法证明“气”的存在,但研究发现针灸确实能影响生物机能。例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

  • 实验表明,针灸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控制疼痛,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在扎针部位上刺激神经末梢,可以促发大量能影响疼痛感的物质的分泌,即只要针还扎在皮肤上,针刺带来的刺激就会把人的注意力从疼痛部位引开;也有的专家认为,针灸治疗的原理是脊髓中一个叫做后角(posterior horn)的部位,在它的上面有抑制性突触...

  • 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身体的生理状态。人体存在着多个穴位,这些穴位与身体的五脏六腑、经络系统紧密相连。当身体出现疾病时,这些穴位就会变得敏感或者异常。针灸医生通过精确的穴位刺激,可以调整身体的能量流动,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的目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是针灸治疗...

  • 针灸治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辨证、辨经络,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脉、扶正祛邪的目的。针灸不同于中医内科的一方面,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用中医方法治病,最主要的是辨证,然后用药。针灸还需要辨经,明确与该疾病相关的经络,然后选取经络上与治疗该疾病、症状或证型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对于慢性疾病,针灸取穴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