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胃肠病患者服用中药的时间有什么要求?

古人对药物服用的时间非常讲究。《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强调食物与药物不能同时服用,而且还应该区别饭前饭后。因为中药成分复杂,影响其吸收利用的因素也较多,两者共进,很可能因为相互干扰而影响药效,故不宜与进食同时进行。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中药和西药也应该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两者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性;而有些中药又因对胃肠刺激性大,所以必须在饭后服用,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由此可见,服药时间对药效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一般的中药煎剂宜在饭后半小时以后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攻下药宜饭前服用;
消食药亦宜饭后即服,以利充分发挥药效;
泻下药宜在饭后2小时服用;
缓下剂宜在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急性胃肠道疾病则不拘时服。
2019-12-2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2:52: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而对于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脾胃火旺等病症,中药则需要在饭后服用。饭后服用可以避免药物直接刺激胃部,减少不适感,并有助于药物在胃肠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此外,不同的疾病还需要配合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增加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汤、羊肉等,有助于提升体内的阳气,...

  • 医治胃肠疾病的中药材,一般在餐前30~60分钟吃药。由于胃空情况下,药效非常容易下发,药水能立即与消化系统黏膜触碰,迅速地根据胃入肠,进而药品较多的被消化吸收而充分发挥,不至于受胃内食材稀释液而影响药力。一般来说有胃病,不能另外服食中药和西药,中药材关键起来调整减轻功效,而药物副作用很大...

  • 胃病的病人服用中药的时间,与病情、药性有关,不必强求在饭前或者是饭后。一般胃病选择在饭前服药,胃处于空的状态时,药液能够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的进入胃肠道,从而吸收的较多来发挥作用,不至于受到胃内容物和食物的稀释而影响药效。如果是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建议在饭后服用,可以减少对胃黏...

  • 胃病患者服用中药的时间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为每个人得的胃病不一样,服药时间也不一样。通常服药时间是饭前服,因为饭前空腹服用,药物能直接进入到胃,与消化道黏膜直接接触,可以较快通过胃进入肠被吸收发挥作用,不受食物稀释的影响。部分患者空腹喝药后会有刺激症状,如胃肠不适、腹泻、腹痛、恶...

  • 吃中药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在饭前或饭后,但具体时间取决于个人身体状况和药物性质。一、对于大部分中药,一般推荐在饭前服用。因为在饭前服用中药,可以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充分发挥药效。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疾病或调理身体时,饭前服药有助于直接作用于胃肠道,从而更好地调节肠胃功能。二、对于一些对胃肠道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