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与竹茹、陈皮有什么功效?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是一味上品药材。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调和脾胃,宁心镇定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常用量10-15克。

茯苓不可以多食,在服用茯苓时忌辛辣食物。阴虚火旺者,气虚下陷,水涸口干者忌服。肾虚的人,糖尿病患者,经期女性少食。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淡竹的茎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安,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呸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常用量5-10克。

但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忌服。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品果实。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两种。陈皮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常用量3-10克。

陈皮泡水喝,可以养胃。陈皮加金银花泡水喝,具有消炎的作用。煲汤能消除油腻,利消化,活血养颜。陈皮烧水泡脚,能活血养气,对脚气有治疗作用。

但阴虚火旺,孕妇,小孩不适合服用陈皮。2022-05-18
mcxzy 阅读 46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13: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温胆汤的作用 温胆汤由竹茹、生姜、茯苓、陈皮等组成,并非用于温胆,而是旨在清胆和胃。其中,二陈汤能化解中焦痰湿,消除胆内火,与竹茹结合,具有止呕吐的功效。因此,温胆汤具有化痰和胃、养心安神的作用,对女性月经不调、肾气衰弱也有调理作用。二、临床应用 温胆汤是湿痰化热症的常用方剂。

  • 理气化痰:方中陈皮、姜半夏、竹茹、茯苓组合,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针对痰湿阻滞导致的咳嗽、咳痰、胸闷、恶心等有作用。和胃降逆:生姜、姜半夏搭配,能和胃降逆止呕,对脾胃不和、胃气上逆...

  • 燥湿化痰,清热,除烦,止呕,破气消积,除痞,益气补中,润肺止咳,缓急止痛,利水消肿,渗湿,宁心,安神益智,开窍,化湿和胃

  • 温胆汤的配方中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壳,竹茹。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甘草健脾去湿,竹茹清膈上之痰,枳壳利膈上之气。温胆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

  •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是二陈汤,治痰湿的,有形的痰还是无形的痰,都能化开,加上竹茹和枳实,降肺胃胆之气,整个方子加强了降气化痰的作用。温胆汤: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陈皮9克,茯苓4.5克,炙甘草3克。温胆汤,温是不寒不热、不急不燥、不愠不火。药物组成看,作用在于清,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