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笔记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水液代谢失常属于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一、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指出虚实两种不同病理状态的实质。

实,即指邪气亢盛 ,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 正气未衰 ,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即谓之实证。

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 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即指正气不足, 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谓之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泻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正邪双方相互斗争所产生的消长盛衰变化,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最常见的是

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 。

(1)由实转虚:指因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转化为虚。

(2)因虚致实:指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致实。

(3)虚实夹杂 :一是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邪热炽盛,消灼津液形成的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既有高热、烦渴欲饮,又有尿少便干的表现。二是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如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之水肿病。虽有水湿之邪滞留于体内(称之为实),但其邪实乃由脾虚不运所致,其病理变化仍以虚为主,邪实居其次。

(4)虚实真假:一是真实假虚,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的现象,称为“

大实有羸状 ”;二是真虚假实,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的现象,称为“ 至虚有盛候 ”。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时,在临床上可形成疾病本质与症状不符的许多假象,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 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说明病证的寒热变化。

一、阴阳偏盛

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

病机的主要特点:阴阳中的一方偏盛,而另一方不虚。阴 有相互制约的变化规律。即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体现在:

阳偏盛必然会耗阴,导致阴不足——“阳盛则阴病”。

阴偏盛必然会损阳,导致阳气虚损——“阴盛则阳病”。

1.阴偏盛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多表现为阴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2.阳偏盛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多表现为阳热亢盛而阴液未亏的实热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三、阴阳互损

1.定义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病机依据

阴损及阳,指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继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阳损及阴,指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继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四、阴阳格拒

是在阴阳偏盛至极的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为阴寒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临床表现为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又称 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为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又称 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

是指机体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

1.亡阳多见大汗淋漓(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2.亡阴多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热而黏)、脉数疾躁动等危重证候。

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而且亦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证病机的基础。

1.气的失常

包括气不足和气行失常两个方面。

(1)气不足:又称“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气不足,则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若某一脏腑之气不足,则表现为该脏腑功能减弱的虚证。如心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弱;卫气不足,则易为外邪所侵袭。

(2)气行失常:气行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的病理状态。可概括为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

2.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是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

(1)血不足:又称“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变。

(3)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瘀可出现于不同部位,各有其特征。

3.气血关系的失调

(1)气滞血瘀:指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2)气不摄血:指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循行的功能减退,血不循经,溢出于脉外,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

(3)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或过后,气随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4)气血两虚:气血两虚,是指气虚机能衰退与血虚组织器官失养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5)气血失和,不荣经脉:指因为气血两虚,导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

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于濡养,表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特征的病理状态。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一是热邪伤津,二是耗失过多,三是生成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之产生的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饮的一系列病理状态。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2.气随液脱 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3.津枯血燥 主要是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4.津亏血瘀 指津液耗损而导致血行瘀滞不畅(血液黏稠度增加,脉道不滑利)的病理状态。

内生“五邪”

一、内生“五邪”的概念

所谓内生“五邪”,并非是指致病邪气,而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五种病理状态,即是中医临床上所谓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病证的病理机转。

 1.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也称为“内风”,是机体 阳气亢逆变动 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或“肝风”。《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指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属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其病理表现痉厥、抽搐、鼻翼扇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目睛上视 ,并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2)肝阳化风:肝阳化风,指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浮阳不潜,阴不制阳,导致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的一种病理变化。其病理表现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 眩晕欲仆 ,或发作口眼斜,或发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猝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3)阴虚风动:阴虚风动,指机体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而变生内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筋挛肉瞤、 手足蠕动 等动风之症,并常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低烧颧赤等虚热内生之候。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是指由于血液虚亏,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不能荣络,所产生的虚风内动病理变化。临床可见肢体 麻木不仁 ,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状。

(5)血燥生风:血燥生风,是指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化而为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

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 ,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病理表现。

2.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导致生理功能活动衰退,虚寒内生,或阳虚阴盛,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寒从中生,又称为“虚寒内生”或“内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内寒自生。《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指出机体阳气不足,产热减少,则温煦失职,阴寒内盛,从而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的机能减退,产生虚寒性的病理反应。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蜷卧喜暖、腹泻便溏、舌润不渴等阳热不足之症,其中以畏寒喜暖为其基本特征。

(2)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人体水液代谢活动障碍,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或停滞的病理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发水肿等病证。

3.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机体水谷津液代调失调,引起水湿痰浊等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因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所致,故又称为“脾虚生湿”或“内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4.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机体各部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从而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津伤化燥又称为“内燥”,临床多见干燥不润之病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 肺、胃及大肠 为多见。

5.火热内生

(1)实火

①阳气过盛化火

②邪郁化火

③五志过极化火

临床多表现为壮热、烦渴、尿赤、便结、舌苔黄、脉数有力等。

(2)虚火

阴虚火旺:为精亏血少,阴液大伤则阳亢,因而虚热、虚火内生的病理状态。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机能虚性亢奋之虚热征象。阴虚火旺,其火热征象常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颧红等。

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指在病变的发展变化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互转移的病理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实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2)病性转化:指在一定条件下疾病或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发生转换与变化的病理过程。

一是寒热转化,指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的消长盛衰改变了原来疾病或病证的寒热性质,转化成相反的性质,即由寒化热或由热化寒的病理变化。

二是虚实转化,指疾病发展过程中,当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虚与实的病机也就发生了转化,出现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病理变化。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一是可以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 从化 ”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

(2)病邪因素:一是疾病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疠气传变急速;邪盛传变较快,邪微传变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途径有差异。三是病邪从化,病性变化与病邪属性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易从热化,湿为阴邪,易从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一是地域因素长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差异,从而影响疾病的传变。二是时令气候对病病传变的影响。

(4)生活因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2022-06-0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4-09-10 09:16: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