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怎么治?中医治疗痛风4大法

中医分析痛风,总的来看是由寒、湿、风引起的肢体恶痛兼气血不畅。 由于人的个体千差万别,中医在实践中,并不是一个病症看到底,而是总结了4种常见的痛风类型:

脚趾、脚关节、手关节红肿发热,或痛风点多发,伴有多汗、发热、喉咙痛;

【舌象】舌苔泛红且苔薄;

这是风湿热邪入侵肌体所致的典型症状,叫风湿热痹。

【调理改善】祛湿通痹,清热驱风。

足关节、手部有剧痛或闷痛,没有发热感觉,遇冷水,冷风吹后痛感加剧,但用热水、热毛巾敷后痛感减弱,痛处皮肤不泛红;

【舌象】舌淡红,苔薄;

这是风寒湿邪的表现,叫风寒湿痹。

【调理改善】化湿祛风,温经散寒。

足、手部关节像针刺类痛感,到晚上疼痛加剧,反复发作,一直至次日,延续一段时间,且关节有畸形肿胀;

【舌象】暗红或有红斑

这是痰结经脉,气血瘀阻的反映,叫痰瘀痼结。

【调理改善】通经散结,化痰消瘀。

腰腿酸软,四肢无力,不能搬重物,手足发凉,面色泛白,晚睡起夜频繁,气喘;

【舌象】舌淡而苔薄

这是痛风发作前的表现之一,体内风、湿、寒聚积太久,正气受损,叫脾肾阳虚。

【调理改善】温补脾肾,徐徐调理。

但临床所见,脾肾两虚,湿浊内蕴,经络关节痹阻往往互见,实为虚实夹杂症,因此在临证时不可单执一法,当根据实症有所侧重。具体请找专业医师咨询。2022-07-12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3:38: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发作期,中医辨证属于湿热毒蕴证,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治疗大法,并可用清热解毒中药外洗或者喷雾剂外喷治疗,针灸治疗也有良好效果;疼痛控制后中医辨证多属脾虚湿浊,予以健脾和中,利湿化浊为大法,现代药理研究确定土茯苓,萆薢,车前子,虎杖,玉米须,黄连,苍术,黄柏,山慈菇,金钱草等有降...

  • 中医治痛风 泄化浊瘀为大法 林峻邦解释,中医治疗痛风,以泄化浊瘀为大法,审证加减,待气血调和、气化正常、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浊瘀即可逐渐泄化,故血中尿酸亦可随之下降,在急性期方药可选用当归捻痛汤,上中下通用痛风丸。林峻邦医师强调,痛风患者平日未发作属慢性期,就要开始调整身体状态,勿...

  • 路志正论治痛风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必佐以中药外治法,以有效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防止其再次急性发作。陈实功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路志正深谙此理,善用外洗方治疗痛风,通过药物熏洗,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加之水蒸气的温热作用,可使气血畅、经络通,内外兼治,能明显缩短疗程。

  • 2、扶正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具体运用:⑴急性期标本兼顾,健脾化湿,清热活血:急性期痛风发作以突发下肢关节红肿灼痛,痛不可忍,状如针刺,昼轻夜重,活动痛增为主症,部分患者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干便结,舌红苔腻、脉洪大或弦数等症状。辨证多属湿热毒邪下注关节,停于局部,耗气伤津,...

  • 对于巨大痛风石溃破瘘管者,采用手术刮除。(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广泛的方法,整体观的辩证施治是安全有效的绝对优势,痛风是中医痹证的范畴。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散结、调和脏腑气血的基本大法。我现将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双虎通痹丸》介绍给同仁或患者参考使用,《双虎通痹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