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气血瘀滞的6大因素,外伤只是其中之一,4个方法帮你缓解

中医认为,体内有"淤"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 健康 ,那"淤"代表什么意思呢?"淤"就是我们说的"淤血",身体的淤血是怎么形成的呢?血液溢于脉外,停留在体内,血液运行不畅通,停滞在脉中,脉不通,血不流,以及污秽之血等都叫淤血。但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淤"已经不单单指淤血了,只要指淤在体内的物质。痰湿,湿热,浊气等都由淤而来,最终结果也是产生淤血。
1、 因为气:
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是人体生活之依存,中医认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所以当气出现"气滞","气虚"等问题时,就会引起血行不畅,导致经络不通。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少生气,生气就会导致气体运行不畅通,损肝经。
2、 因为寒:
寒冷不仅会导致感冒,发烧,还会诱发关节疼痛,这就是人体受到了"寒"的侵袭,使人体的经脉闭塞,造成了气血瘀滞不通,经常有这方面困扰的人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夏季尽量少吹空调。
3. 因为热:
不仅寒凉会导致气血瘀滞,热证也会造成气血不通,原因是,热一旦停在经络重无法消散,日积月累,就会追血妄行,还会导致血液蒸腾,化为瘀血停留在经络中,导致经络瘀堵
4. 因为伤: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不小心摔一跤,或者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撞到硬物,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皮肤出现淤青,这是因为外伤导致血液积聚在组织器官中,久不消散就会形成瘀滞。
5. 因为出血:
举个例子,生病时候打针,如果不及时按住针孔,针孔的附近就会很容易出现大片的淤青,这就是血不归经,使血管中血液渗透引起的。
6. 因为病:
一些疾病也会引起气血瘀滞,比如肝硬化,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肝掌,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等,这个就是疾病引起的气血瘀滞表现。
所以认识"瘀",就要认识"瘀"的成因,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根源,消除气血、经络瘀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从小事做起,改变不良习惯,为散瘀通络铺路。
1、 多喝水: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不渴就不饮水,血液中的很多物质都来源于水分,而且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一起排出、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含水量减少,使血液变得浓稠,流通速度减慢,从而造成血瘀。
2、 做拉伸运动:
办公室的白领们经常久坐,对于久坐族来说,颈椎病,心血管疾病都是潜在的威胁。久坐会导致经络不通,局部血液循环变差,所以平时尽量避免久坐,但是对于白领们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在办公室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贴墙站立。
贴墙站立:
背靠墙站,站立过程中要收紧腹部,并且做到后脑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脚后跟五点贴墙,保持5-15分钟,可以刺激背骨、激发活力,有效畅通膀胱经、胆经、胃经等经络,让气血在体内流通起来。
3、 泡脚:
每晚临睡前1个小时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脚上有60多个穴位,经常泡脚可以达到升温,散瘀通络的目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期的人群不宜高温泡脚,否则不仅达不到 养生 的效果,还容易产生反作用,危害身体 健康 。

4、 按摩血海,足三里穴:
用拇指指腹分别按揉血海、足三里穴各50次。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前者有补血作用,后者可以改善脾胃功能、益气补血。两者坚持合用可以改善因为血虚型寒证导致的经络瘀堵。
2022-07-13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46: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气虚会导致瘀血,因为气能载血运行,气虚则血液不能正常循环。3. 气滞也会造成瘀血,因为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气滞则血液停滞。4. 血寒同样会引起瘀血,血液在温暖的环境下流动,寒冷则凝结。5. 血热也是瘀血的一个原因,热能导致血液粘稠,运行不畅,或者使血液溢出血管形成瘀血。6. 外伤,如跌打...

  • 各个器官功能都慢慢下降,血液运行也会慢慢减少,这也就是所谓的“阳虚血瘀”。5、久病久络久病久络就是指慢性病,长期患有病若未得到根治,这样正气亏损,气不摄血,往往会让血行不畅,血脉遇阻成为常态,久而久之形成了血瘀体质。6、后天外伤后天外伤也有可能形成血瘀体质,如摔伤,...

  • 很多女性经常面临气滞血瘀的问题,因为她们在月经期间会流失大量血液,体质相应变差。气滞血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情绪波动、痰湿或阴寒内阻、外伤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气机阻滞和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形成气滞和血瘀的病理状态。以下是气滞血瘀的一些典型症状:1. 疼痛:由于气血运行受阻,患者可能会感到胀痛...

  • 瘀血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及饮食生活失宜等原因,致使血行不畅,凝滞郁积于内;或因血热、外伤、出血及其他原因导致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形成。兹分述如下:(1)气虚致瘀: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2)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疏泄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