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从头到脚化痰湿,痰湿一除,大病皆无

很多人在迎春回暖的过程中,总会觉得困意绵绵,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用“春困”来描述这种情况就很形象,其实,春天生困,除了气候季节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体内痰湿。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痰湿呢?
1、头眩、头痛、头重。
中医认为,头为清虚之府,元神所居,须气血精髄濡养,不容浊邪干扰。如痰湿上犯,干扰清空,则头眩、头痛而闷重。头痛、头眩、头部闷痛属实者,常见于高血压。
2、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有水声漉漉,或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
3、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时消时现。
本症的发生,一般是始于肝气郁结情志失和,进而肝郁脾陷。肝脾不和,脾气亦为之抑部,运化失司,津液聚而为痰,随气上壅,阻于咽喉。故咽喉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
4、易惊悸,失眠难寐,或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但神经科检查无异常,亦无阴虚阳亢诸症可凭。“痰气犯心”、“痰迷心窍”,即指此类病症而言。
5、大便粘裹痰涎,或大便秘结不畅。
6、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体温并不明显升高。
7、肢体局部发热,或发凉、或背部凉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疼痒,或肢体某些局部粗细、感觉不一样,但神经科、骨外科、皮肤科等检查均未发现病变。
8、溃疡、糜烂,滋水渗津或渗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口,也有局部皮肤增厚起屑而不流水渗津。
9、胸闷憋气,背部作胀,喜叹气、槌打。阴雨闷天或天气寒暖交替时,上症尤为明显。
10、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凝聚于腹内,也可发生在其他组织器官之中,皮肤表面无变化,或微打凉冷感,或肤色晦暗。
那么要如何解决痰湿的问题呢?
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化痰祛湿名方——温胆汤。 温胆汤最先记载于《集验方》,后被孙思邈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方有6味药组成:半夏、生姜、陈皮、枳实、竹茹、灸甘草。到了宋代《三因极一病证》进行化裁,加两味药。
组方:半夏、生姜、陈皮、枳实、竹茹、灸甘草、茯苓、大枣
方解:半夏有化痰燥湿,止呕和胃的功效;陈皮、枳实、竹茹起到一个清热化痰,益脾除烦,理气消滞,祛痰除痞的作用;茯苓、生姜、大枣具有健脾渗湿,调和脾胃的作用;最后是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全方先疏中焦,再去痰湿,先调理脾胃,再生气血,最后除虚烦,暖胆不寒。注意:虚寒、阴虚的人不能使用!!
2022-07-09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4-11-10 02:30: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3、运动调理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这类体质的人一般不爱运动,越是不动,身体越懒,会形...

  • 痰湿会有舌苔白腻,胖大,应该注意适当增加运动比较好,可以适当用茯苓,泽泻,薏米,山药等,可以适当喝一些红豆汤,茯苓粥,薏米粥。

  • 驱寒除湿的泡脚方法,可以用能够驱寒除湿、散寒止痛之类的中药在水中煎煮,然后用药渣进行泡脚,每天12次,睡前是必要的泡脚时间。可以选择艾叶、麻椒或者胡椒、干姜,都是市面上能够比较容易买到的,可以通过这些药物在盆中煎煮,之后用药汤直接泡脚。通过这些药物的泡脚之后,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