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1、老丝瓜筋汤。
取老丝瓜筋50克,煎汤1碗1次服下,每日2次,连服1星期,有特效。
偏方2、桑叶足浴。
用霜桑叶适量,晒干后用砂锅加水适量煮沸,捞出桑叶,趁热泡手脚15分钟。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见效。
偏方3、中药足浴。
取海桐皮、桂枝、姜黄、羌活、独活、松节、路路通、刘寄奴、透骨草、红花、当归各15克加水和白酒后煎煮并滤取煎汁。每次乘热泡洗麻木的手或脚,每日泡洗2次。
偏方4、黄芪当归瘦肉汤。
用瘦肉5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田七3克,大枣3枚。共炖汤,服用。黄芪、当归具有补气、补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适合中风后遗症肢体软、手足麻木,气虚血虚的患者。
偏方5、花椒露汁。
取鲜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内,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箩盖上,在太阳将出时取下,冷服。盖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2019-02-07
一 肩髃 “髃”指肩胛骨而言,该穴位于肩上髃骨处,故名肩髃。
位置:位于肩部三角肌上缘中点,上臂外展至水平时,肩关节外部出现两个凹陷,本穴在前方的小凹陷中(后小凹陷为肩窌)。上臂下垂时,则位于锁骨肩峰端前缘下方。
主治:上肢麻痹、肩关节痛、肩臂痛等。
二 曲池 “曲”指屈曲肘关节,该处呈现一个凹陷,形似浅“池”,故名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头的外端,约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麻木、热病、头痛、高血压、偏瘫、月经不调等。
三 外关 前臂伸侧为“外”;此穴犹如“关”口,与内关相对,故名外关。
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正中直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上肢麻痹、腕痛、热病、耳聋、耳鸣、偏头痛、关节疼痛等。
四 合谷 相会为“合”,泉出通川为“谷”,谷者两山间流水之道也。“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意指“谷”较“溪”大而浅,故名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手的拇指指关节横指放在虎口上,拇指尖到达之处。
主治:上肢麻痹、头痛、牙疼、鼻塞、咽喉肿痛、感冒、手指痉挛等。
五 手三里 “里”指邑、居的意思。因该穴距手上臂肘窌穴3寸,故名手三里。
位置:位于曲池穴下2寸,挠骨内侧。前臂侧屈时取穴。
主治:上肢麻痹、肘关节痛、高血压、腮腺炎、消化不良、肩臂痛、牙疼等。2013-09-01
希望对你有帮助2019-02-07
采纳哦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