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镇的中药材产业

做为宁强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确定了一名副镇长主管中药材产业,设立了办公室,落实了主抓人员专门负责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镇上年内还召开了专题会议2次,研究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村,并结合县上中药材产业扶持及考核办法制定了本镇扶持及考核办法,对2006年度涌现的示范户、种植大户进行了奖励兑现。根据中药材产业品种多,市场变化快,风险系数大等特点,在发展上明确提出了以下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以地道品种为主,种植易生产、易销售的大路品种;坚持把握市场导向,防治盲目跟风种植;坚持林药套种为主,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坚持提前试验示范,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坚持推广GDP规范化种植,提高品质、产量与效益。按照以上发展原则,并结合各村土地、气候、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镇上年初即制定了2007年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区域上以浅山林地为重点;模式上以退耕林地“林药间套”为重点;品种上以柴胡、天麻、桔梗、丹参、玄参、防风等草本药材为重点大力推广,同时注重加强对杜仲、银杏、厚朴、枣皮、黄柏等木本药材的发展、利用和保护。在引导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突出主导品种,适当集中连片,注重规模效应,发展种植基地,培育种植大户。镇上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研究、辨别、发布工作,固定专门人员研究市场动向与价格走势,通过上级业务部门、互联网络和市场渠道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种植技术等知识,经筛选辨别后及时印发给基层干部和广大种植户,引导群众因地制宜选择药材品种,按规范种植,尽量减少盲目性,提高产业整体效益。通过以上办法和措施,该镇中药材产业基本实现了产购销通畅,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镇内现有中药材营销商户4户,2007年收购各种中药材56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品种涉及柴胡、天麻、丹参、杜仲、银杏叶、淫羊霍、石苇、牛夕等各类家种及野生药材。仅段国权一处,收购淫羊霍一个品种就达到80余吨,让“秦巴无闲草”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致富门路,增加了群众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16-06-0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22: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地理环境方面,汉源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耕地面积为18934亩,森林面积高达1283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镇内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方面,汉源镇的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政府鼓励发展以茶叶、生猪、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和劳务经济,这不仅推...

  • 朝阳观的地址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朝阳村观山植物园内东侧。朝阳观作为西和县的一个重要景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境内,地处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西和县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迷人。朝阳观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以其独特...

  •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33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31121 高寨子镇 17971 大安镇 24369 代家坝镇 18774 阳平关镇 25946 燕子砭镇 26830 广坪镇 9880 青木川。镇 7260 毛坝河镇 12309 铁锁关镇 13704 胡家坝镇 14793 舒家坝乡 8802 滴水铺乡 5963 庙坝乡 5422 南屏乡 6172 宽川乡 ...

  • 云屏乡:特产党参、猪岭、三七、天麻等中药材。 宕昌县 药材以当归最佳,与“岷当”齐名。 八力乡:盛产当归,尤以红芪出名。 西和县 汉源镇:盛产八盘梨、金瓶梨。 西峪乡:特产八盘梨、金瓶梨。 西高山乡:特产麻纸。 西高山乡崖房下村:麻纸制造历史悠久。 徽县 “陇南春”、“金徽”酒为...

  • 近年来,该村依托地理优势,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培养和壮大特色产业。 几年来,卢水村洋芋、蔬菜、中药材等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全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5%,农民人均从三大支柱产业中获得收入155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5%。同时,把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作为突破口,高起点谋划,多举措...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