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发汗,中药急方?

方剂:麻黄汤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二两[6g])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6g])甘草(炙,一两[3g])
功用主治: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肺利气,以平喘咳。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除
肢烦疼。杏仁,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入肺与大肠经,引肺气下行。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制约麻桂配
合后发汗解表的峻烈之性。微有益气之用,以扶正祛邪。
麻黄汤中麻桂相合,开表逐邪发汗;麻杏相合,宣降并用,平喘止咳。
运用:1.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剂。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证治要点。因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2.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风寒表实证者,可用本方治疗。
注意事项:本方为发汗逐邪之峻剂,是为风寒表实证而设。历代医家对此方开列禁忌甚多,综合归纳大体有以下几点:①阳虚禁汗②平素有寒,脾胃阳虚禁汗③汗家禁汗④疮家禁汗⑤亡血家禁汗⑥衄家禁汗⑦淋家禁汗⑧阴虚禁汗⑨营血虚禁汗2020-02-22
解表发汗散
【来源】《串雅内编》卷一。
【组成】绿豆粉
麻黄(去根、节)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每次3克,用无根水100毫升调服,即时汗出自愈。
【功用】发汗解表。
【来源】《串雅内编》卷一。
【组成】绿豆粉
麻黄(去根、节)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每次3克,用无根水100毫升调服,即时汗出自愈。
【功用】发汗解表。2019-06-0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15: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发表丸 【来源】《寿世保元》卷二。 【组成】甘草麻黄升麻葛根各120克苍术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肥皂子大。每服1丸,生绿豆汤送下。如过三日外,加黄酒200毫升,再加1丸。 【功用】解表发汗。 【主治】伤寒无汗,头疼发热,身痛口干。提醒您:发表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

  •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通常采用荆防败毒散,此方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等药材组成,能够发汗解表,散寒祛风。对于病情较重的风寒感冒,可以使用麻黄汤,此方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选择葱豉汤,此方以葱白、淡豆豉为主,能够解表散寒,...

  • 大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合用,可发汗、温通血脉;甘草、石膏合用,甘、寒可以生津、清热除烦;姜、枣合用则顾及正气。可谓面面俱到。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当龙腾雨降,郁热顿除,则烦躁自解。应用得当,能覆杯而愈,杯子还没放下,汗就出来了。效如桴鼓,立竿见影。也正因为大青龙汤发汗...

  • 一些辛温解表药,如 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香薷、葱白、胡荽等,均可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等。

  • 香薷在中医药的使用中还是挺广泛的。它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来源产地: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等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西、广西、广州、湖南、湖北等地。性味归经:香薷辛,微温。常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用量在3到10克。经典验方:1.舌上忽出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