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几大常用穴位大公开

【导读】:中医保健主要是通过身上的各大穴位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经络养生因此而应运而生。如果你感觉身体有些小病小痛,不妨利用经络养生来化解这些疾病。
风池穴
有祛风清热、疏通头、目、面部气机,善于防治外感、内伤所致的各类头痛和眼、鼻、耳等五官病症,以及中风、癫、狂、痫的功效。同时,穴位于颈项部,也是防治颈椎病、枕神经痛等颈项部疾患的主穴。
取穴方法: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
保健应用:风池穴可用于内、外风邪所致偏正头痛、头晕等头部病症,同时是平息肝风的主穴,常用于高血压、中风的防治。对于此类病症,可采用揉按法,或艾条灸。风池穴还是眼痛、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近视等眼疾防治的有效穴位。每天按揉风池穴,对改善眼部症状有一定疗效。

颈椎病的颈项强痛,外感风寒的颈部冷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所致颈疲劳症,可以按揉风池及其邻近穴位、肌肉,或艾条灸,或拔罐,均能改善症状。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具有调经止带,健脾祛溼,通利水道的作用。善治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 *** 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溼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是全身的强壮、保健穴之一。
取穴方法:内踝尖上直上3寸,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保健应用: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不调,经前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民谚有“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之说。三阴交穴可采用揉按法,或艾灸法。对于女性保养子宫和卵巢,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改善性冷淡,对于男性性功能障碍,对于高血压病、肌肤过敏、溼疹、荨麻疹、皮炎,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坚持按揉三阴交,能收到好的效果。
阿是穴
各种疼痛、酸痛可以选择阿是穴。阿是穴是指医者在按压患者痛处时,患者会“啊”的一声,故名“阿是”,所以阿是穴没有固定的位置,“有痛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临牀上多用于疼痛性病症。按压阿是穴对于骨伤、筋伤类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疏通气血,通经活络、解痉止痛。如治疗颈腰椎病、肩关节炎、头痛等各类疼痛,可采用揉、按、叩击或灸法。
取穴方法: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保健应用:玉龙歌诀:“脊背强痛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表明其不仅用于急救,对于急性腰痛也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对于血管性痴呆、抑郁、失眠等慢性精神神志类病症也有效。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 *** 。以每分钟20至40次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
水沟穴
养生保健可以经常用艾灸关元和气海两个穴位。关元和气海是人体常用的强壮、保健穴之一。关元穴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之功效;气海穴具有培补元气,固肾回阳之功效。
取穴方法:气海穴:采用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寸半。关元穴:采用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保健应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常用的灸法有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等。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关元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补肾虚、治痛经、子宫虚寒不孕、治虚喘均可用灸法。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 *** 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2022-10-23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1:36: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作为人体各经上传阳气的交汇点,百会穴对于提升整体阳气至关重要。按摩时,端坐于椅子上,用双手掌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有助于疏通经络,增强督脉的阳气。此外,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10次,也能帮助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烦恼。脚后跟...

  • 1、合谷穴:止痛。合谷穴又称虎口,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中医说“面口合谷收”,意思是合谷穴对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内关穴:护心。内关穴是心包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由于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内关穴也是保护心脏的穴位。3、三阴交穴:养颜。

  •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是人体多条经络的交汇点。此穴位与大脑功能紧密相关,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焦虑等疾病。2.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调理脾胃功能的重要穴位。对于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3. 涌泉穴:位于足底中心,是肾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气,对于...

  • 那这10个要穴在哪里呢?常按什么部位康呢? 常按10大要穴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可彻。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后溪并风池。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阳...

  • 2. 足三里穴 取穴位置:腿部外侧膝眼下3寸处,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按摩方法:双手大拇指点按足三里穴,每次108下,用力感觉酸痛为宜。功效:健脾壮胃、扩张血管、改善血凝集、消除疲劳、改善便秘、止泻治痢疾等。3. 命门穴 取穴位置: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平对的位置。按摩方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