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什么?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2017-11-05
[三丰先生|韬略商学]中医五行学说竟然也对应公司五个核心部门!

2021-05-18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09: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这些元素被认为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并在中医学中用以解释和指导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也被一些人在预测命运时所采用。五行学说起源于道家哲学,其核心思想在于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平衡。随着...

  •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核心哲学思想,它以五行配五脏为核心原则,即肝对应木、心对应火、脾对应土、肺对应金、肾对应水,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疾病的病因和病机。这一理论不仅是中医学的基石,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 五行学说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全身经络系统,强调了人体...

  • 五行学说是一种哲学概念,是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行”指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以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用相生、相克解释事物间的关联及变化规律。在祖国医学中,首先通过归类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其次,以五脏为中心,运用...

  •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将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与人体内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对应,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首先,五行中的“木”代表生长、升发,与春季相关,对应于人体的肝脏。火代表炎热、向上,与夏季相关,对应于心脏。土代表孕育、生...

  •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认为世界由物质构成,一切事物互相联系,并在事物内部存在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依存和斗争。这种学说在防病治病中发挥指导作用,对祖国医学发展曾起到积极影响。中医学中的四大病因,即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医学理论的各个领域,用来解释人体结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