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什么要熬两次 中药熬几次效果最好

中药一般要熬两次是为了让中药的药性完全的煮出来,可以更大的发挥药效,不过中药也并不是煮的次数越多就越好,煮太多次的话就没有药效了。
中药为什么要熬两次
因为煎两次就差不多把药物里边的活性化学成分熬出来了。在熬中药时,溶质指的是中药饮片所含的有效成分。当饮片中可析出的有效成分与煎药的水(溶液)中的有效成分达到饱和时,剩余的有效成分就不再析出。熬第二次的目的,就是把饮片中第一次没有完全熬出来的有效成分再次熬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就是中药为什么要熬二次的原因。但熬出来的中药又讲究一个有效成分的度(浓度)的问题,所以并不是熬的次数越多越好,一般熬中药都熬两次、最多三次。

中药熬几次效果最佳
一般的中药,熬两次就可以了,每次熬的时间掌握在20-30分钟为宜。如果是比较贵重的中药,补益作用较强的话,可以熬三次,煎药的时间则因饮片功效不同而有差异,解表药煎熬时间须短些。如果是补药煎熬时间建议长些。

熬中药小技巧
1药材泡一泡

药材在熬煮之前泡一泡,可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药效会更佳。浸泡不够的话,药不容易煮透。夏天一般浸泡30分钟效果较好。

2加水要适量

将中药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以浸满药面或超出2厘米为宜。熬中药最好用冷开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会影响药效。

3用火有讲究

熬中药时,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一直保持在微沸的状态,这样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汤药也不会熬干。

喝完中药不能吃什么
1不要喝浓茶

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2不宜吃萝卜

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3不能吃辣椒

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2022-09-0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34: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为什么要煎两次 中草药的煎煮,是让药物中有效成分逐渐溶出的一个过程。因为中药浸入水中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苷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鞣质、蛋白质、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他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溶出是一个动态...

  • 中药煎煮通常分为两次进行,以确保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首先,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水量以能没过药材约三指宽度为宜。煎煮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火力,待水沸腾后转小火慢煎。煎煮约20至30分钟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药汁,保留第一次煎煮的药渣。接着,将药材渣重新放入锅...

  • 中药煎制,是为了获取每服药一同煮沸水煎所能获取的有效成分,常常头煎只能煎出40%左右,加上二煎,才有70-80%左右,所以常为二煎,至于三煎,只有在医师建议下,才可以,因为,中药讲究有效成分的配比,如果到三煎,可能有些成分已经煎不出来了,这会影响到药物的成分比例,所以不能以剩余药量来定...

  • 一副中药煎煮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吸收和功效,花叶类的可熬两次,材质致密的三次为宜,具体如下:第一、药材的器具选择上以陶瓷类的为宜,不锈钢的也可以选择,而不能选用铝、铁、铜等金属制品。第二、对于药物的浸泡,浸泡时间充分能够缩短药物的煎煮时间和促进药物的成分析出。对于质地比较...

  • 中药煎两次的应用情况很广泛,例如常用于治疗慢性病、长期服药等情况。煎两次可以增强中药的药效,减少中药对身体的负担,对慢性病患者和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同时,煎两次还可以使药物味道更加鲜美,更符合人们的口感需求。因此,中药煎两次在传统中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