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句话说明五脏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来源,并受五脏的调节。具体来说,心是人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脾胃是情志调衡的枢纽,肺是情志活动辅脏,肾是情志发生的根本,五脏协调一致、相互作用产生了情志的各种变化。然而《素问·宣明五气》中讲述的“五精所并”的理论可以认识到:当人体五脏中的某一脏精气不足,则人体的自我保护性本能就会发挥作用,调动全身脏腑精气流向相对虚弱的脏器,这就使体内的脏腑精气不足以荣养全身的神志,从而出现相应的情志变化。
喜伤心。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度狂喜,就会导致 人的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 。 病态的“喜”是喜笑无常,多出现在癫狂病之中,这是由于心气虚,心阳不足所致。心脏情志活动的发生是以“心神”为主导,各脏腑协同配合完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统领人的精神活动的作用,所以人的各种情志变化都可以影响心神。情绪过度激动,就会损伤心神,则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精神,心气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心失所养,就会出现 睡不着、心慌、气短 等症状。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情志所伤,首犯心神。因此,心是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
怒伤肝。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肝之精气外达的一种 情感 反应。过于愤怒则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人体气机不畅。狂躁愤怒,会导致肝气上升太过,大量血液随之向上涌动,则人体表现出焦躁,激动,过于兴奋等情绪。反之,人在有怒气时会选择忍而不发,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闷气”,表现出 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这种情绪日久会导致肝气郁结,而出现 两胁胀痛,嗳气不舒 的症状。肝主疏泄,人体的气机由肝脏来调节,犹如将军一样运筹帷幄。如果肝精不足,五脏六腑的精气皆向肝脏汇聚,则肝所主之神就会失去肝脏的滋养,影响其谋虑的产生,将军失去原有的本性,就会感到 忧郁寡言,愁闷不解 。故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
思伤脾。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维代表着人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客观的生命现象,但是思不仅有意识层面的内涵,还有情志活动方面的表现,所以思是思维和情绪之间的“桥梁”。脾与胃在经络的连接下形成表里关系,相反相成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中医学认为:“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闸门。过度思虑或所思不及,伤及脾气,气机阻滞中焦胃脘,升降异常,使得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气机功能紊乱会出现 纳食减少,胃脘胀满,头晕眼花 等症。中医学认为,脾有统血和主运化的功能,能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血液濡养全身。血又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脾气充足可以影响情志活动的顺畅。脾为精血化生之源,脾气强则“意”有所养,人善于思考,记忆力强,能向他人谏言献策,思虑周祥。如果脾精较弱,全身的精气遂并于脾,则“意”失去营血的濡养,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不喜欢思考,难于与他人商量议事,时间久就会有遇事畏难不前的异常心理。因此,脾是情志调衡的枢纽。
悲忧伤肺。悲和忧所体现的是对情志影响的程度不同,悲是在受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低落情绪,进而对此事产生过度的担忧。但二者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致相同,二者均属肺之志。悲则气消,长时间处于悲忧情绪,则会损耗人体之气,进而伤及肺脏。悲忧耗伤肺气,不利于肺气发挥呼吸功能,会出现 呼吸气短,胸闷难舒 的现象。《素问·宣明五气》又说:“精气并于肺则悲(忧)”,这说明肺脏精气的强弱影响着情志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句话说明了肺脏对于心脏的辅助功能,肺脏是心君的宰相,推动心血心神的运行。肺脏精气旺盛,则心血心神获得辅助而表现正常,气血顺畅,神清气爽,心情喜悦;如果肺精不足,周身的全部精气供养肺脏,则心君得不到宰相的辅佐,使得心脏精气不足,易引起心气的虚弱。“心气虚则悲”,从而影响人的正常情志活动。因此,肺对情志活动的产生有辅助作用。
惊恐伤肾。惊与恐相似,但惊是在人不自知的情况下,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所表现出的情绪。而恐是人自身从内心所表现出的一种害怕,畏惧的情绪。二者都属于肾所主的情志。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过度的惊吓或者恐吓可使人体气机不正常,出现病理状态。惊恐使肾气不能向上布散,反而向下,从而导致肾气不固,出现 遗精、遗尿、月经淋漓不尽、带下量多 等症状。《素问·宣明五气》又说:“精气并于肾则恐。”这也说明肾脏对于情志有调节作用。《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脏精气充盛,则脑髓充足而意志力强,就会遇事坚决且有行动力;肾精衰少,则五脏六腑之精并于肾,则“志”失养而虚弱,人就会表现出遇事犹豫不决,难以决断,小心翼翼,日久会形成习惯性的 恐惧、自卑 的心理。肾精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以肾是情志产生的根本。
五脏与情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认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控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
2022-06-24
喜伤心。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度狂喜,就会导致 人的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 。 病态的“喜”是喜笑无常,多出现在癫狂病之中,这是由于心气虚,心阳不足所致。心脏情志活动的发生是以“心神”为主导,各脏腑协同配合完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统领人的精神活动的作用,所以人的各种情志变化都可以影响心神。情绪过度激动,就会损伤心神,则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精神,心气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心失所养,就会出现 睡不着、心慌、气短 等症状。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情志所伤,首犯心神。因此,心是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
怒伤肝。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肝之精气外达的一种 情感 反应。过于愤怒则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人体气机不畅。狂躁愤怒,会导致肝气上升太过,大量血液随之向上涌动,则人体表现出焦躁,激动,过于兴奋等情绪。反之,人在有怒气时会选择忍而不发,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闷气”,表现出 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这种情绪日久会导致肝气郁结,而出现 两胁胀痛,嗳气不舒 的症状。肝主疏泄,人体的气机由肝脏来调节,犹如将军一样运筹帷幄。如果肝精不足,五脏六腑的精气皆向肝脏汇聚,则肝所主之神就会失去肝脏的滋养,影响其谋虑的产生,将军失去原有的本性,就会感到 忧郁寡言,愁闷不解 。故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
思伤脾。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维代表着人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客观的生命现象,但是思不仅有意识层面的内涵,还有情志活动方面的表现,所以思是思维和情绪之间的“桥梁”。脾与胃在经络的连接下形成表里关系,相反相成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中医学认为:“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闸门。过度思虑或所思不及,伤及脾气,气机阻滞中焦胃脘,升降异常,使得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气机功能紊乱会出现 纳食减少,胃脘胀满,头晕眼花 等症。中医学认为,脾有统血和主运化的功能,能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血液濡养全身。血又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脾气充足可以影响情志活动的顺畅。脾为精血化生之源,脾气强则“意”有所养,人善于思考,记忆力强,能向他人谏言献策,思虑周祥。如果脾精较弱,全身的精气遂并于脾,则“意”失去营血的濡养,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不喜欢思考,难于与他人商量议事,时间久就会有遇事畏难不前的异常心理。因此,脾是情志调衡的枢纽。
悲忧伤肺。悲和忧所体现的是对情志影响的程度不同,悲是在受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低落情绪,进而对此事产生过度的担忧。但二者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致相同,二者均属肺之志。悲则气消,长时间处于悲忧情绪,则会损耗人体之气,进而伤及肺脏。悲忧耗伤肺气,不利于肺气发挥呼吸功能,会出现 呼吸气短,胸闷难舒 的现象。《素问·宣明五气》又说:“精气并于肺则悲(忧)”,这说明肺脏精气的强弱影响着情志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句话说明了肺脏对于心脏的辅助功能,肺脏是心君的宰相,推动心血心神的运行。肺脏精气旺盛,则心血心神获得辅助而表现正常,气血顺畅,神清气爽,心情喜悦;如果肺精不足,周身的全部精气供养肺脏,则心君得不到宰相的辅佐,使得心脏精气不足,易引起心气的虚弱。“心气虚则悲”,从而影响人的正常情志活动。因此,肺对情志活动的产生有辅助作用。
惊恐伤肾。惊与恐相似,但惊是在人不自知的情况下,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所表现出的情绪。而恐是人自身从内心所表现出的一种害怕,畏惧的情绪。二者都属于肾所主的情志。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过度的惊吓或者恐吓可使人体气机不正常,出现病理状态。惊恐使肾气不能向上布散,反而向下,从而导致肾气不固,出现 遗精、遗尿、月经淋漓不尽、带下量多 等症状。《素问·宣明五气》又说:“精气并于肾则恐。”这也说明肾脏对于情志有调节作用。《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脏精气充盛,则脑髓充足而意志力强,就会遇事坚决且有行动力;肾精衰少,则五脏六腑之精并于肾,则“志”失养而虚弱,人就会表现出遇事犹豫不决,难以决断,小心翼翼,日久会形成习惯性的 恐惧、自卑 的心理。肾精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以肾是情志产生的根本。
五脏与情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认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控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