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艾灸的禁忌:
1.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扩展资料:
什么是艾灸:
1.艾灸,顾名思义,和艾叶及针灸有着紧密的关系。不错,艾灸确实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2.艾灸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其由来已久,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所以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是艾灸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参考资料:艾灸有四大禁忌--人民网
2022-11-1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09: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还被广泛用于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在我国,艾灸法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无病自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身体保持健康。然而,艾灸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疾病禁忌方面,阴虚火旺、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热神昏、咯血吐血等症状均为禁忌。部位禁忌方面,面部、重要脏...

  • 艾灸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温经散寒:艾灸可以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对于因寒邪入侵而导致的各种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行气通络: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扶阳固脱:艾灸能够扶助阳气,对于阳气虚弱、正气不足所导致的疾...

  •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4、艾灸的禁忌: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

  • 艾灸还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从而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瘀血和结块。艾灸还可以温阳补虚、补中益气。艾灸时,通过温热刺激可以回阳救逆,增强身体机能,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目的。艾灸疗法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其禁忌。艾灸以火熏灸,如...

  • 在使用艾炙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实热证或阴虚发热的患者不宜使用艾灸疗法;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和粘膜附近也不得施灸。总之,艾炙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调理身体和预防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