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方法

  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外,本身还有100多个特定穴位,这些特定穴位大多集中分布于手臂部(占全身穴位的50%以上),特别是双手,所以说“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孩子脏腑功能尚未健全,且肌肤娇嫩,手部丰富的神经末梢特别敏感,所以推拿手臂部特定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内脏的功能,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
  如果父母经常搓搓孩子的手,无异于为孩子做了手部的抚触按摩,可触及并刺激到手部的肾经穴、脾经穴、板门穴、小天心穴、八卦穴等,这些穴位均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亲子情感交流,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获得心理健康。
  小天心穴可安神小天心穴是所有经络出入的总大门,位于手掌根部的中心,大小鱼际中间。这个穴位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医认为该穴具有畅通经络、通窍散结、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等作用。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发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等。
  肾经穴增智力补肾经穴(在小指掌面,自指尖推至指根)具有补肾益脑等作用,可用于促进大脑智力发育和保健。临床我们的体会是,该穴多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疾病,例如治疗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等。
  脾经穴促消化推补脾经穴(在大拇指的外侧边缘,自指尖推向指间关节)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亦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所以,推补脾经穴具有良好的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其它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但是家长们很难掌握,不如在平时多搓搓孩子的手,也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但是如果孩子已经患病了,还是要请专业小儿推拿医师进行指导操作。
  推荐几个简单的手掌小体操
   搓手:
  双手对掌,五指相对,一前一后像洗手一样搓手。(重点刺激五经穴和板门穴)
  拍手:
  双手左右相对,垂直拍击,做类似欢迎动作。(同上,亦可重点叩击掌根部,刺激小天心穴)
  摩手:
  双手对掌,像画圆圈一样旋转摩擦。(重点刺激内八卦穴和内劳宫穴)
  叉手:
  双手拇、食指张开,对叉虎口;或双手十指张开,互相交叉于指缝间。(重点刺激合谷穴和八邪穴)
 
2022-07-0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42: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开天门 位置:天门位于印堂至前发际一线。操作: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至前发际,直推30-50次。功效:发汗解表,开窍醒神。2、推坎宫 位置:坎宫位于眉头至眉梢一线。操作: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功效:疏通经络,醒脑明目,止头痛。3、揉太阳 位置:太阳穴位于眼角与眉角连线交点后一指...

  • 此外,家长可将食指与中指置于孩子肚脐周围,顺时针轻柔按摩,约100次;再用两拇指从肚脐眼中间向外推,重复100次。在腿部足三里穴位,用拇指轻揉约100次。这些推拿手法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呕吐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呕吐原因多样且复杂。如症状严重,建议首先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切勿盲目在家自行治疗...

  • 直推法是一种基础的小儿推拿手法,其操作要求拇指或食指、中指在特定区域上进行直线推动。当使用拇指进行直推时,主要依靠手腕的内收和外展动作,这一过程需要拇指保持稳定而手腕灵活,以便准确地执行推拿动作。若选择食指和中指进行直推,则需要肘部适当屈伸,使手指在皮肤上形成一定的推力,达到治疗效果。...

  • 1. 开天门 当孩子出现咳嗽时,家长可以用拇指自下而上地交替推拿孩子的额头。注意用力要柔和均匀,推拿30到40次,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咳嗽。2. 推坎宫 推坎宫是一种不太常见的推拿方法,坎宫位于孩子的眉心处。家长可以自眉心向眉稍进行推拿,每天推拿五分钟左右,这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咳嗽症状,并具有...

  • 针对宝宝腹泻,小儿推拿是一种有效的自然疗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小儿推拿方法,父母可以在家中尝试,以帮助缓解宝宝的不适。首先,推动宝宝的大拇指末端,即补脾经。这一动作有助于增强宝宝的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减轻腹泻症状。其次,按摩食指边缘靠近大拇指一侧的清大肠。这一方法能够清热利湿,对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