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37.原穴的“前世”与“今生”


昨天讲气海穴出处时,《灵枢·九针十二原》有这样一段话:
翻译一下大概意思(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
五脏与六腑相通,共有12个原穴,都是在腕踝关节附近的部位,这些穴位可主治五脏六腑的病变。其中,膏指上腹部,肓指下腹部。十二原穴是五脏聚集经气的地方。五脏有疾,就会反应在十二原穴上,比如你按着它会很痛。然后列举了一下十二原穴,见下表。

再后来,《难经》又提出:
此后,历代医家均以《难经》的版本为主。此版提出: 原穴为十二经脉的根本 ,所以可用作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体穴位如下:

一般来说,五脏六腑之病在该经原穴处会出现压痛点,如肝经在太冲,心经在神门,脾经在太白,肺经在太渊,肾经在太溪,心包经在大陵,大肠经在合谷,小肠经在腕骨,胆经在丘墟,胃经在冲阳,膀胱经在京骨,三焦经在阳池。

——THE END——
2022-08-17
mcxzy 阅读 6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5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称为神门穴,它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记载,另名兑骨、兑中、中都或锐中。神门穴是心经的输穴,属土,与心经的火属性相对应,因此被视为心经的子穴或原穴。在心经实证时,可以通过神门穴进行泄治。3. 神门穴的位置与功能 神门穴位于手腕尺侧,第一道腕横纹凹陷处,两筋之间。

  • 心包的大小陵穴对心痛、胃痛等有缓解作用。三焦经的阳池穴能治疗肩臂痛、消渴等症。胆经的丘墟穴对胆囊炎等有治疗效果。肝经的太冲穴能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多用于高血压、乳腺炎等疾病。通过原穴的针灸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全身百病,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是中医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揭秘十二原穴人体内的十二经脉,对应着十二个原穴,它们如同守护者,分布在手腕和脚踝的微妙之处。这些穴位分别是:肺经的太阴穴,心包经的大陵穴,心脏的神门穴,大肠经的合谷穴,小肠经的腕骨穴,胃经的足三里穴,胆经的丘墟穴,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太溪穴,脾经的太白穴,膀胱经的照海穴,以及最...

  • 原穴是阳经特有的穴位,与阴经的井、荣、俞、经合一起,构成完整的十二正经穴位系统。原穴用于治疗五脏失衡。井荣俞经合穴的使用原则:1. 病在脏腑,取井穴。井穴对深层脏腑疾病特别有效,如胃痛等。井穴通感强烈,直接刺激脏腑。2. 病变于面部颜色,取荣穴。根据面色判断疾病类型,选取相应的荣穴进...

  • 治疗的智慧在于观察:病在脏腑深处,取井穴以探微;色泽变化,荣穴显其灵;时间的推移,俞穴定其位;声音的异样,经穴知其变;饮食失调,合穴显其力。原穴的运用,阳经的智慧,平衡五脏,是针灸治疗的独特策略。与四季的紧密关联,井穴如冬藏,脏气独旺;荣穴似春生,色彩焕发;俞穴如夏盛,时光流转...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