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种植管理,需要什么技术?

白芷幼苗生长缓慢,播种当年一般不疏苗,第二年早春返青后,苗高约5—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过密的瘦弱苗子。条播每隔约5厘米留一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间苗每隔约10厘米留一株或每穴留3—5株。清明前后苗高约15厘米时定苗,株距13—15厘米或每穴留3株,呈三角形错开,以利通风透光。定苗时应将生长过旺,叶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拔除,以防止提早抽苔开花。

应结合间苗和定苗同时进行。当叶片逐渐长大,畦面上封垄荫闭以后,就不必再除草了。追肥。白芷耐肥,但一般春前少施或不施,以防苗期长势过旺,提前抽苔开花。春后营养生长开始旺盛,可追肥3—4次。施肥宜选择晴天进行,见雨初晴或中耕除草后当天不宜施肥。肥料种类可选用人粪尿、腐熟饼肥、圈肥、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以后可逐渐加浓加多,如30—40担。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20—25公斤,促使根部粗壮。有报道在封垄前的一次追肥中施用钙镁磷肥25公斤,氯化钾5公斤,施后随即培土,可防止倒伏,促进生长。

追肥次数和每次的施肥量也可依据植株的长势而定,如快要封垄时植株的叶片颜色浅绿不太旺盛,可再追肥一次,或此时叶色浓绿,生长旺盛,可不再追肥了。排灌白芷喜水,但怕积水。播种后,如土壤干燥应立即浇水,以后如无雨天,每隔几天就应浇水一次,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湿润,这样才利于出苗;苗期也应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出现黄叶,产生较多侧根;幼苗越冬前要浇透水一次,翌年春季以后可配合追肥适时浇灌,尤其是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如遇雨季,田间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及病害发生。

播后第二年5月会有部分植株抽苔开花,其根部不可作药用,其结出的种子亦不能做种,因其下一代会提前抽苔。故为了减少田间养料的消耗,发现抽苔的植株,应及时拔除。
2021-08-02
在种植管理的时候,先要选择品质比较好的种子,而且要选择那些没有发生过病虫害的种子,其次也要做好期间的田间管理,比如适时播种、选地栽培等等,也要做好水肥管理和后期的病虫害管理。2021-08-02
种植时要挑选没有病害和分叉地种子,低温处理之后放在沙土中催芽,等长出嫩叶时就能分别移栽。移栽时株行距要在15到20公分,不能挨太紧,栽好后再覆盖土壤。后期要勤除草,雨季注意及时排水,旱季适量增加水量。此外,每年都要施肥四次,养分足够才能长得更快更旺盛。2021-08-02
一定要选择品种优良的种子,也要及时通风,要注意控制光照强度,要注意控制土壤的湿度,也要及时追肥。2021-08-02
需要使用到比较高级的栽培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产量,能够保证数量会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保证获得很高的产量,谁要懂得这些技术。2021-08-02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27: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耕除草:定苗后的白芷需进行两到三次中耕除草,松土并避免伤及根系。施肥:春季与秋初进行施肥,采用开沟施入的方法,可使用过磷酸钙或腐熟好的有机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管理,直至白芷成熟收获。其根茎挖出后清理干净泥土晒干,即可作为中药材白芷进行加工出售。

  • 一、白芷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白芷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耕作层深、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为佳。深翻土地,细碎土壤,并施入基肥,浇水后即可播种。播种: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播种前需去掉种翅膜,用温水(45℃)浸泡6小时后播种。可采取穴播或条播方式,穴播行距约33厘米,株距16~...

  • 白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1、土壤选择,适合用深厚肥沃的土壤来栽种,容易板结的黏土不合适;2、栽种时间,适合白芷播种的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一般秋季左右播种品质好一点;3、生长管理,在白芷长成小苗之后,需要定植在肥沃的盆土当中,生长季节补充腐熟厩肥。白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1、土壤选择栽种白芷这种...

  • 3、苗期管理 当幼苗生长到5-6cm时,就要进行间苗,在间苗时适当的去除一些弱苗,培育壮苗,间苗能使幼苗分布均匀,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性。当幼苗生长到15cm左右时,可以开始定植,定植时每穴留1-2株壮苗,注意去除病苗或弱苗,还有茎干已经出现青白色的也要去掉,减少以后抽基白芷的发生。4、田间管理 ...

  • 比如斑枯病、紫纹羽病、立枯病等病害以及黄翅茴香螟、黄凤蝶等虫害。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清除病残体、轮作换茬、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等。总之呢,种植白芷需要耐心和细心,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就能种出优质高产的白芷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