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适合喝中药好?

喝中药有黄金时间,吃不对影响功效,按照这个时间走,身
2020-11-15
人体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同一种药在不同状态的身体上作用的效果是有所不同的。为了让药物在体内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我们应该在最适合的时间服用中药。那么,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通常来说,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实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因此在这两个时间点服用中药是最好的。但是,不同的药物的性质不同,服用的时间点也有所不同。治疗肠胃病和虚症的药物应该在饭前30分钟或60分钟服用;而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在饭后30分钟服用即可;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则适合在清晨或白天服用,尽量不要在睡前服用;驱虫类的中药在早上空腹服用即可。

在中医的理论中,中药应该“温服”,也就是说药汤在熬后应该马上滤出,放置在常温中待药汤降温到36-37℃后再服下。而散剂、丸剂类中成药要用温开水送服;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则需要“热服”,患者在服药后喝些热水可以提升药力;止吐、解毒类药物则需要“冷服”,避免对身体造成刺激。2020-11-15
中草药煎煮好了,一般一天喝两次,早饭前一次,晚饭后一次。2020-11-15
一般中药在饭后半小时--一小时吃最好。一副药,煲两次来喝好。一、中药煎煮之前是否需要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二、中药煎煮宜选用那些器皿?

煎药的器皿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铁器、铜器,防止这些金属物品与药物产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 。

三、中药的煎煮程序如何?

①浸泡 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寸许,浸泡0.5-1小时。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煎前浸泡

如果方中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使水高出药平面约1-2厘米。

②加热火候 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武火(急火),煮沸后宜改为文火(慢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

③煎煮时间 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④二煎(复煎) 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入冷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

四、关于药物的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的说明

(1) 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2020-11-15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3:28: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调理植物神经的中药,若症状位于上半身,如心悸、焦虑等,通常建议在饭后服用。这样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吸收,减少对胃部的刺激。若症状集中在下半身,如腹泻、消化不良等,则可在饭前服用,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作用。另外,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健康至关重要。在服用调理植物神经的中药时,还需注...

  • 关于中成药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问题,可简单遵循一条原则:如果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中药最佳服用时间具体参考如下:一、按疾病部位确定给药时间 《神农本草经》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

  • 对于一般的中药汤剂,最佳的服用时间通常是两餐之间。具体来说,上午九点到十点以及下午三点到四点这两个时间段较为适宜。对于需要服用三次药物的病患,最后一次宜安排在睡前。但需注意,这一规律并不适用于急性重病的治疗。由于急性重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服药时间和次数通常不受此限制。对于治疗肠胃疾...

  • 如果您的肠胃状况良好,建议您在饭前服用中药,通常建议在饭前60至90分钟内服药。在胃部为空的状态下,药液可以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进入肠道,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率,避免被胃内的食物稀释,影响药效。与之相对,如果您选择饭后服药,建议在饭后30分钟内进行。饭后服用中药,可以利用食物来保护胃...

  • 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疾病如耳、目、口、鼻等宜采取先食后服药的方法,这样能使药性留连于上。此外,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中药的适宜温度 许多人习惯“趁热喝”中药。然而,并非所有中药都需要趁热服用。一般来说,中药汤剂应“温服”,即药汤煎煮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